穿着衣服的春宫图在诉说什么?(2)

春宫图:性之下是恐惧

要解析春宫图的心理意义,我们就必须要回到春宫图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里去。

做为一种艺术形式,春宫图或春宫雕塑应该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出现。但是,春宫图变得非常兴盛,竟至成为人们生活里的特别存在,据查是开始于明代,而彼时中国人的性压抑已经持续了三四百年——如果说春宫图纯粹是性压抑的产物,那为什么明朝之后才开始兴盛呢?这真是一个问题。

让我们简单回顾明朝的社会环境。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低微,过了多年风餐露宿颠沛流离的悲苦生活,当权之后,对自己手中的政权有着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为了政权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做了许多“改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那段历史——严重挤压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自我发展空间。有历史学家用“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管理严格”来形容明朝初年的社会,明朝的规矩明目繁多,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明文规定,违规的代价是很大的,稍不留神就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比如有人在当街踢球玩乐,觉得太热就把裤腿挽起来,很快他们就悲催了——被公差以“违制”为由抓走,而后宣判有罪被砍脚,变成了残疾人。

就不用再说明朝的特务和文字狱了,很多人因为信手写下被认为不得当的诗句而被杀。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样的名言为何诞生于明朝了。而这句话,恰好也映衬了穿着衣服的春宫图,二者真是相得益彰。前者用语言劝人们在关系里不要真情流露,后者则用图画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完全地暴露真实的自己,是非常危险的事。

皇权严密地监控着人们的思想动向,但是像滚床单这样不会影响政权统治的性欲望,还是可以网开一面的。既然谈论社会、生活、思想之类的东西随时招来杀身之祸,写写情色小说,谈谈风月勾栏,画几幅春宫图总是可以的吧?有了这样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也怪不得流传于世的情色小说和春宫图多成书于明朝了。

绘画心理治疗的视角认为,穿着衣服的春宫图,有掩藏真实自我的寓意——在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中,画家只能投入少量自我。明朝春宫图里的人物基本都穿着衣服,所以这是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整体状态,而非某个画家的个人状态,而这状态里,充满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性快感有缓解身体和精神痛苦的效果,如果情绪不能经由语言去疏解,大汗淋漓的滚床单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世间万物就是这么地富有层次。有人将春宫图做为性工具,有人将春宫图视作艺术作品,还有人却从中看到人心的恐惧。这就是艺术创作的魅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