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为本的国学(3)

四、混化太极

“没有了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就不能称之为太极。”道家太极门有如是的表述。

我们所推崇、所试图普及的太极拳、太极文化、太极智慧,其目的就是在“有”这个境域中,帮助我们理解、把握、进入这样的境界——从有无境界到太极境界(无为境界)。这样的境界,乃“太者始之先,极者终之后”,因此,也必然要经历“事物的开始与终结”。而太极则处在这两端,无言无语,无形无相。

太极之理、体、相、用、势的实现者,毫无疑问,就是我们所说的太极拳。而太极拳之理的体现者,则是十三总势——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此为四面八方一个整体之圆,加上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形成相生相克的互动关系,并同时呈现左、右、上、下、中的放大缩小的万千变化,从而形成生命智慧整体修为。

这种整体修为是一个“一”。“一”就是太极。

始前终后,太极的含义就这样诞生了。太极拳就因之而圆空法生,缘起性空;也因之从“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意蕴里有了“化生”,进而带来“流行”和“对待”。

太极,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一,不可分割,含三为一。

太极,因“阴阳相济”之间的“中”而获得生机,因“动静之机”的“转”而“不偏不倚”地存在着。

我们每一个人,也会因为这样的存在和认识,身心得以健康,生命得以自由,智慧得以提升。太极文化传播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这样的太极拳,才值得我们投入全部的情感和精力。

这样的太极拳,才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追求。

这样的太极拳,这样的国学智慧,不是武学,却含武学“意在先”的精髓;不是体育,却藏锤炼筋骨的养生方略(毛泽东言:“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不是医学,却涵“上医治未病”的学问;不是艺术,却酿沟通天地(太极拳古谱曰“天地相合混元气”)的气韵;不是科学,却有探寻奥秘(奥妙尽在时机中)的精神气质;不是哲学,却筑人生智能(化生、流行、对待之哲理)的大道。

这样的太极拳,就是国学,是修身为本的国学。

太极的本意是“始前终后”,因此,我们从无中来,必将归于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追求才有了意义和可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