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要成功,也需抢占先机
在乱世时局中,抢夺“天子”在侧的确是件有利可图的事。对此,很多割据势力也心知肚明。譬如董卓,他早在公元189年就曾控制朝廷,独揽军政大权,号令天下。只不过,董卓目光短浅、骄横跋扈,他喜好玩弄权术,擅自废黜了当时的皇帝汉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年仅8岁的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独霸京师。董卓此举激怒了各方势力,致使次年冀州牧韩馥与袁绍、孙坚等人联合各州郡兴兵声讨董卓。董卓一路战败,便挟持献帝至西都长安,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终于将自己逼入绝境。
董卓之后,袁绍也曾动过挟持汉献帝的念头。这是袁绍谋臣沮授向他提议的,沮授认为应“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可收到无人“能御之”的功效。但是,袁绍目光短浅,他认为汉献帝毫无实权,且当初自己曾借力反对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如今迎接献帝于情理不通。更何况,他早有称王称帝之心,又何必请个“天子”来恭顺相待?
而曹操,可比袁绍和董卓高明得多。曹操早在做东郡太守时,就曾托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其忠诚,此后曾数次赠送献帝礼物。他清楚汉献帝有名无实,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有君王在侧,他才能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在侍奉献帝期间,他表面恭敬,不废黜旧主另立新君,更不显露出称王称帝的野心。因为他知道,只有高举“义”旗,他才能顺理成章地利用献帝这张王牌号令天下。
其实,“奉天子以臣”的真实用意大家都很清楚,曹操野心之大我们也心知肚明。但是,曹操却能借助皇帝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吞并异己。与此同时,他还广屯田、修水利、抑豪强,带动了当时农业和经济发展,成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都被曹操占尽,称霸中原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这就是曹操阳谋的高明之处。相比之下,董卓、袁绍虽空有雄兵猛将,却对政治谋略分毫不知。要知道,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工具,有勇无谋者最终只能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