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义”旗,“阴”谋也能顺理成章(1)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在小说戏剧中,曹操历来被认作奸雄,阴险恶毒,种种诡计让人义愤填膺。可实际上,曹操是个有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被定位为“奸臣”,不过是由于立场不同,遭人诋毁罢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高明在何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使用于东汉末年。当时,时局极为复杂,各地太守拥兵一方,南阳太守袁术、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等势力均衡,伺机在乱世中兼并中国,称霸天下。而起初曹操只是个小人物,任性好侠、放荡不羁,许多人都不看好他。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曹操得以崭露头角,展露出军事才华。后立下功勋,被汉室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西园八校尉,为武官名,掌管近卫禁军,多由皇帝亲信担任。曹操当时担任典军校尉,相当中央警卫团里的一个营长。他带兵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并借机发展自身势力,南征北战,形成一股独立的力量。

不过,曹操当时的境况并不乐观,实际控制城池少得可怜,只是十几股割据势力之一。而且,曹操多与强邻为敌,如淮南袁术、关中李傕等,均伺机兼并曹操。曹操在危难之际甚至打算投靠袁绍,举家迁到邺县(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四十里)当人质,多亏程昱劝阻才打消了念头。

就在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诞生了,并帮助曹操一举扭转了局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谋士毛玠向曹操提出的,原句为“奉天子以令不臣”,即通过尊奉天子来号令那些不服从朝廷的臣子。当时的汉献帝极度落魄,首都洛阳已是一片废墟,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和乞丐一样,缺吃少穿,没有哪一股势力把皇帝放在眼里。可曹操却看到了汉献帝的利用价值,采纳了毛玠的建议。

在迎汉献帝至许昌的问题上,很多部下反对曹操,但曹操顶住了压力,他相信迎献帝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公元196年8月,曹操将献帝转移到许昌,他给予献帝足够的物质保障和适度的尊重,得到了献帝欢心。献帝授予曹操更高的官职,甚至任命他为大将军,使其地位高出所有文臣武将。

曹操有君王在侧,一切都做得顺风顺水。在他人还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他三战徐州、诛袁绍、远征乌桓、南下荆州、平定关中,一举成为中原最为强大的势力,与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