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志 (2)

吕碧城又在《教育为立国之本》一文中强调:

今日之世界,竞争之世界也。物相竞争,优胜劣败,固天演之公例,而我中国不克优胜于世界者,其固何在?愚弱而已。何以愚?不学则愚也;何以弱?不智则弱也。……近日欧美之日臻于富强,互争雄于二十世纪者,亦由学校之盛而已,故学校者,教育之地,人才所出之渊薮也。凡国家欲求存立,必以兴学校、隆教育为根本。……故立国之道,在有完全美善之教育,以培植根本。不然,虽有财而不能为我享,虽有人而不能为我用,尚安望争雄于各国,竞存于世界乎?故今日中国者,欲求富强之根本,非兴学校为普通强迫教育不可。

吕碧城平权、独立、变革、富强、竞争等论述,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便是救国之道,教育才是根本。而女子受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她喊出了两万万中国女同胞的心声。

在创办女校过程中,英敛之古道热肠,功不可没。

他为朋友穷尽天职,牺牲自己,在所不惜。他伯乐识马,爱才如命。初为吕碧城谋读书不成,继而又代筹女校,倾其所能,日夕奔走。他为吕碧城办女学拟章程、筹经费、搞注册、邀董事、订会议;他同吕碧城觅校舍、聘教习、访教育,皆亲作亲为,无不令吕碧城感动。

然而,那一桩桩事情办起来,并非如想象的那么简单,缺一个关节也走不通、办不成,弄得吕碧城愁肠百结,苦不堪言。

她第一次出马就碰了个鼻青脸肿。

那是英敛之通过傅增湘夫人黄守渊,与吕碧城一同去直隶工艺局找总办周学熙商办学事并请其帮忙,让吕碧城没有想到的是,却碰了一鼻子灰,二人扫兴而归。回到报馆,英敛之闻周处事办“不谐”,颇为怅然,而吕碧城更是心灰意冷。

大姐惠如听到“皆为看女学堂事,而无人肯出首”,也从塘沽赶来,一探究竟。惠如与英敛之夫人淑仲一见如故,遂结为金兰之好。英敛之安慰姐妹二人说:“女学不必大办,但求先有萌芽大佳,诸事从简,自易成耳!”为此,英敛之特请傅增湘赴北京学部,咨询兴办女校诸事。

舅父严朗轩也为此着急。他从塘沽跑来报馆找英敛之“谈碧城事”,并请他夫妇二人“代为尽心”。

当英敛之问明办学的路向和程序后,英敛之便与吕碧城起草了《女学开办章程》,方药雨拿去在他主编的《日日新闻报》刊登,以便速募捐款。

一九○四年五月,是英敛之、吕碧城为筹女校事最为繁忙的月份。英敛之在日记中记下了二人忙碌的身影。

初六日 午后出至(方)药雨处谈学堂事。俟稍头绪,必须择地会议。

十六日 傅润沅(增湘)以马车接吕碧城,并函。有时,内人同惠如、碧城回。碧城独去傅处,近暮归。

十七日 午后一点,碧城去傅处,晚六点回。

十八日 晚楼上与少秋(张连璧)、碧城商学堂事。

十九日 碧城自赴润沅处,商订学堂一事。

二十日 午,同内人及惠如、碧城至河东女学堂。林墨青、卞竹贤等在,予等略演说。午后,药雨来谈学堂事。

六月,津门天气陡热,树上的蝉开始鸣叫起来。闲暇的时候,吕碧城为了感谢英敛之的帮助,到天津有名的劝业场买了一把团扇,并在上面画上了两棵白菜,那自嘲的意味令英敛之大笑不止。他信心百倍地告诉吕碧城:“你放心,有志者事竟成,事情不会‘白菜’的。”

吕碧城也会心地笑了起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