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抗的最后一幕:锦州撤退前后(7)

这也是从九一八事变起一直延续的东北“不抵抗”的最后一幕。正规军“不抵抗”致使国土沦丧,人民的“抵抗”就此成为东北国土上抗战的主旋律。

锦州沦陷十余天之后,1932年1月11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宣布“以中国国防力薄弱之故,暴日乃得于24小时内侵占之范围及于辽吉两省”。他宣布,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地随之迅速沦陷,原来是“中国国防力薄弱之故”。

随后,蒋介石又讲了他曾提出过的“三日亡国论”的委婉版说法——现在一旦和日本绝交、宣战,三天之内就“欲不屈服而不可得”了:

若再予绝交宣战之口实,则以我国海陆空军备之不能咄嗟充实,必至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全国政治、军事、交通、金融之脉络悉断,虽欲不屈服而不可得?总理孙先生所谓:“中国若与日本绝交,日本在十天以内便可以亡中国。”此乃事实如此,并非我总理故为危辞耸听也。

面对着举国上下的舆论一片“抗战”、“绝交”、“宣战”的呐喊之声,蒋介石在这一次讲话中,还以“开战必败”作为论据进行着“苦口婆心”的“劝说”:

以中国今日之现状与国力,如果与日绝交,则必出于军事战争,无备而战;必至战败,战败之国,未有不失地,未有不丧权者也……万不可逞一时之快心,轻言绝交宣战,而断丧我四万万人民与中华民族之命脉。

日军的铁蹄,正践踏着东三省土地,应付政策却是以不绝交、不宣战为前提。这宣告了张学良和东北军官兵“言抵抗,必须全国以整个力量赴之”的期望破灭了。

1-44占领锦州的日军在桥栏杆上挥旗,指示军队继续前进

不绝交和不宣战的决定,也宣告了锦州的短暂的枪炮声,成为了正规军在东北进行抗战的绝唱。

就是从这一时期起,东北大地上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重任,已彻底转到了东北民众和爱国官兵组成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身上。

1-45锦州沦陷之后,1932年的元旦,从锦州开进到山海关附近的日军

得陇望蜀的日军,兵锋直抵山海关下之后,又窥伺着关内的中国国土。日本侵略军没有料想到的是,他们身后东三省黑土地上,即将遍地飘扬起抗日义勇军的战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