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82年至1994年,马拉多纳时代(4)

这一方式确立后一直沿用到现在。阿根廷队1/8决赛上的对手是乌拉圭队,乌拉圭队的实力有所下降,虽然乌拉圭队在南美洲依然是一支强队,但1950年以后在世界杯赛上一直没有很大建树。这场比赛是6月16日进行的,虽然阿根廷队在老对手面前遇到一些阻力,但最终还是以1比0赢了下来,而进球则是替补前锋帕斯库利攻入的。

6天之后的6月22日,阿根廷队在1/4决赛上与英格兰队交锋。这是一场著名的战役,马拉多纳打进了两粒神奇的进球,一个是“上帝之手”,另一个是“半场奔袭”,也有媒体称之为“千里走单骑”,后也被誉为世纪之球。对于这场比赛,媒体赋予了很多政治意义,譬如马岛战争之后阿根廷一雪耻辱等。而仅从足球本身的视角来看,这也是一场经典之战,马拉多纳的“半场奔袭”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杯赛上的最佳进球。这场比赛的比分是2比1,马拉多纳包办了阿根廷队的两个进球。

6月25日的半决赛上,马拉多纳又一次包办了阿根廷队的两粒进球,以2比0击败比利时队。

决赛在6月29日进行,著名的墨西哥阿兹台克体育场坐满了观众,人数达11.4万。阿根廷队与联邦德国队交锋,争夺最后的冠军。德国人对马拉多纳的盯防相当成功,但手段要比韩国队高明多了,并不显得很粗野。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队又一次展示了其他队员的应变能力,布朗和巴尔达诺先后在第22分钟和56分钟进球,以2比0领先。顽强的德国人奋起直追,鲁梅尼格和沃勒尔先后在第74分钟和81分钟进球,将比分扳成2比2。在比赛进行到第84分钟的时候,马拉多纳在对方严密盯防下还是传出一个非常关键的助攻球,将球沿斜线长传给左前场的布鲁查加。布鲁查加快马直捣龙门,为阿根廷队锁定了3比2的胜局。

这是阿根廷队在8年的时间里第二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标志着阿根廷足球在这一阶段处于世界最高的水平。马拉多纳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他也众望所归地获得了这届大赛的金球奖。球场上的马拉多纳是一位领军式的人物,比拉尔多是战术的制定者,而把这种战术意图付诸实践的则是马拉多纳。这是一种以一名球星为核心的打法,是一个人决定球队命运的打法,而只有马拉多纳能够胜任。在这届世界杯赛上,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高峰,他的威望也达到了高峰。

赛后,马拉多纳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他在接受阿根廷《体育画报》采访时这样说道:“夺得世界杯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欢乐,因为我把它当作一种承诺、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在球场上,我必须打破平静,必须进球,必须安排进攻,必须像每个人那样伸脚、策划线路和射门。我是这样承诺的,但没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人们说马拉多纳是世界杯上最耀眼的明星,不是为了让我自己变得更美丽。要是这样的话,玩两三次花活就足够了。不是这样的,我所表现出的是我的感觉,因为比起让马拉多纳当偶像,我更愿意让阿根廷当冠军。另外,我是队长,队长就应该做出榜样。世界杯之前我就说过,我们要一起超越所有的球队。我还说过,但愿所有球队的教练都想着马拉多纳,让所有的人都来冻结我吧,但最后阿根廷队要夺得胜利。当然,世界杯赛之前我们的比赛打得都不好,但那是让别的球队放松警惕,到了墨西哥我们才露出真面目。感谢上帝,所有的一切都实现了,我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实现了。”

1990年世界杯,艰苦卓绝获亚军

阿根廷队在这届世界杯赛上获得亚军,但一路坎坷,打得也不好看。不过,马拉多纳一度是带伤参赛的,他肿胀的脚几乎穿不下球靴。阿根廷队能够走到决赛,他的贡献仍旧是第一位的。当然,比拉尔多的防守体系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与前一届大赛相比,参加这届世界杯的阿根廷队更换了几名队员,但基本班底没有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