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不好有感——不算乐评 1

尽管钢琴给了我这么大的乐趣,丰富了我的生活,说到底,我对音乐基本上还是门外汉,尤其不是鉴赏家。至今,听一场音乐会的享受还是多半凭直觉。达到同样高度的指挥或演奏家,可以以其不同的风格给我同样的享受,同样使我感动,当然有时我对它有特殊期待的曲目则例外。所以我不能写乐评。在近年来读过的谈音乐欣赏的文章中,我最欣赏也最钦佩辛丰年和肖复兴的。我觉得他们才是深得乐中三昧,是用心去感受的。这种文章常能引起我共鸣,又总能对我有所启迪,诱发我去听那些曲子的欲望。对于当前伴随着高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在“发烧友”中流行的版本学,对我说来始终是另一门学问,离我欣赏音乐的角度很远。

我对一首乐曲比较深的理解还是从自己弹奏,更确切地说是从弹不好的切身体会而来。上海盛茵教授讲弹奏莫扎特的要求,短短几句话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她说业余的不适合弹(指表演)莫扎特,更使我深思。回家后把我自以为弹熟了的几首莫扎特都认真练起来,果真发现处处是坎,无论如何达不到那种境界,弹了几十年忽然有所悟。于是写“留得天籁在人间——弹不好莫扎特有感”一文,集中了我对莫扎特的感受。有一位钢琴家读到后许为“都是内行话”。这几乎是我唯一一篇完整的关于音乐的文章。这篇文章引来了不少爱乐者的反响,也引来许多稿约,我却没有这个心思和灵感了。现在写这本小书(《锦瑟无端》)时暂时进入角色,想起一些平时的杂感,不成其为乐评,就写在这里。

首先从“弹不好”说起。我岂止是莫扎特弹不好,其实什么也弹不好。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基本功,对一首乐曲体会再到位也是力不从心。我觉得尽管技巧不能代替乐感,但是只有完全摆脱了技巧负担,乐感才出得来,这似乎是常识问题,然而非个中人不一定有此体会。对于这一点,我在“复苏”后感受最深,因为此时对乐曲本身的理解远比年轻时深,而技艺却已退化,表达时的力不从心就更为突出。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学钢琴和提琴之风劲吹,涌现出许多可以登台的非常出色的小演奏者,而且年龄越来越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