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画派(3)

潘天寿

我已提到,中国批评家说过南有吴昌硕北有齐白石的话。接下来的一代人中,我们可能会说“北李南潘”。李苦禅和潘天寿的作品从题材、风格、用色一直到总体情趣,有时如此相像,以致若没有落款的话难分彼此。但是潘天寿在南方度过了他的一生,他和李苦禅仅仅在1930年代早期李任教于杭州时共事过。潘天寿189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县。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跟随李叔同学习中国画之后,于1923年到1928年赴上海任教。自那以后,除1929年对日本做过一次访问之外,他在杭州艺专度过了作为教师的一生,包括在“二战”期间跟随艺专辗转迁徙于中国的西南部。他的职业生活是积极活跃的,1932年在杭州组织了白社国画研究会并出版《白社画报》,1937年担任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的组织委员。解放以后,他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1961年)和西泠印社副社长(1963年)。他设法保持了充满新鲜活力的高产量的创作,是解放后国画革新中的重要人物。像李苦禅一样,他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作为一个年轻人,潘天寿深受吴昌硕、齐白石和黄宾虹的影响。今天看他的画,很难相信1920年代他曾认真地学习过西画,并且撰写过如何引进外国绘画的论文,他的研究一直追溯到公元前220年的秦始皇时代!他的早期作品很少发表,但现存可供研究的那些作品表明,当时他的确曾有时以西画风格作画或以西画技术做实验。他的真正风格似乎在1948年左右成熟起来,来得相当突然。直到去世,他一直坚持和发展自己的风格(1950年代早期的某些表现工农的写实性绘画除外,那些作品将他对西画的研究成果表面化了)。潘天寿画各种传统题材的作品,但最为动人的是他的山水画(图1.9和图1.10)。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风景的全貌,看不到朦胧的远景,也看不到文人式的含蓄和保留,确切地说,我们看到的是特写镜头,通常由一大块岩石统治画面,竹、松或花卉环抱四周,一只凶猛的鹰栖息其上,或有一群鸟使人联想起朱耷某些作品。潘天寿从不惧怕直线,也不怕让他的巨石以弘仁的方式裸露着,当然作为具有上海传统的绘画,他的作品中绝对缺乏弘仁的那种空灵和含蓄。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作品具有比其他任何国画家的作品都更加强烈、更加西方化的形式感。他的儿子潘公凯发表过他父亲的一系列极吸引人的速写和草图,从中可以看出潘天寿是如何组织一幅画,如何表现体积、空间、重点、运动感以及平衡感的。中国一位批评家将潘天寿与李苦禅相比,称潘的作品奇特。他的作品固然较少共性,更富于强烈的个性特征,但就品质的纯粹性来说,两人几乎难分伯仲。两位大师的作品表明,国画的复兴,到世纪中叶已稳操胜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