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画的眼睛2》没有情节的戏剧(1)

既然如此,难道塞尚的画仅是一幅幅用圆规作的几何图吗?其实不然,我们从《温室里的塞尚夫人》上得到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在画面中有阳光下充实的形体和模特儿存在的宽阔空间,而且这幅画在塞尚的肖像画中有些特别,它带有一点抒情性。塞尚在这幅尚未完成的画面上,美妙地再现了他在分析对象时得到的感受,并成功地在几何构图中再现了物体丰富的现实感。这是塞尚奇迹般的创造。

然而,仅用文字来说明奇迹般的创造是不够的,只有分析他的作画过程,也许才能解释得更清楚一点。简单地说,他确立了色彩和素描统一的新绘画空间。

这个新绘画空间,就是把画面的平面性与绘画的深度感相结合,形成新的绘画38空间,即二度空间与三度空间统一起来的绘画空间。

平面性和立体感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一直是绘画艺术中所存在的内在矛盾。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绘画利用透视法和明暗法在画面上创造了三度空间假象,三度空间假象的建立是对画面平面性的否定。但是到印象派出现后,三度空间假象又在“光的假象”中消失,绘画又渐渐地趋向于平面性了。莫奈晚年的杰作《睡莲》就是一个例子,天空和池塘的对岸被一概省略了,画面上只剩下美丽的水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接受过印象派洗礼的塞尚企图修正当时的绘画传统。他想用透视法和明暗法来恢复绘画的立体表现力,结果他失败了,因为这会牺牲丰富的色彩,并会让他失去灵感。然而塞尚并不甘心就这样屈从于二维空间世界。他最后用“圆锥、圆柱和球体”来使物体回归到简单的几何形立体感中去。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立体主义者们所走的道路。塞尚本人只是把深度空间、物体的厚度和画面的平面性同时展现在画面上而已。

塞尚所用的方法是色彩造型法。这种方法既不像传统画那样先用素描法勾勒出形体然后再赋色,也不像印象派的色彩分割那样无视物体的形体,仅以色彩的笔触盖满画面。塞尚所独创的是以色彩来塑造形体的方法。

这幅《温室里的塞尚夫人》中的夫人形象,塞尚不是用传统式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她脸部的立体感是以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来塑造的。凹下去的部分用蓝色,凸出的部分用红色或橙色来表现。我们感觉到冷色是后退的,而暖色则是前凸的。塞尚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表现立体感的。在这幅画中,这种色彩造型法还不算明显,塞尚夫人的脸基本上还是平面的。另一幅藏于波士顿美术馆的《红色椅子上的塞尚夫人》则表现得非常明显,她的脸立体感很强,因为塞尚用色彩造型法来描绘她,使她看上去像是用蓝色化过妆一样。因此,这种方法无论用在什么场合,色彩浓淡稍有不妥就会破坏整幅画,这种色彩关系极为微妙。塞尚之所以要用如此长的时间来作画,就是想要更正确地塑造对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