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10)

西尼克失踪时整一岁,它挨打的惨叫声传了很远。瓦洛佳发誓要毙了那凶手,假如他知道他名字的话。瓦洛佳在长诗《好!》(Хорошо)的第二部分中表达了自己对小狗西尼克的怀念。

而马雅可夫斯基使用小狗“西恩”这一绰号则是缘于这样一件事。

马雅可夫斯基打算作一场关于未来主义的报告。

为了举办报告会,我们从熟人的房子中挑选了最大的一间用作会场,房主是画家柳鲍维娜(Любавина)。我们叫上了所有人:高尔基、库利宾(Кульбин)、马秋申(Матюшин)。瓦洛佳连续几天都在为报告做准备,来回奔波,着急上火,嘴角都出了血泡,他还不停地在报告上记录着什么,像作诗一样认真。

那天来参加聚会的朋友有三十多位,大家分散坐着。瓦洛佳在隔壁房间静静等待,像是坐在舞台布景的后面。大家都静了下来,演讲者出现在观众面前。他摆好姿势,声音洪亮地说:“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所有的人都笑起来,瓦洛佳大声吼出几句带有抨击性的话语,沉默片刻,接着几乎是哭着跑出了房间。

由于情绪太激动,瓦洛佳完全没有顾及到朋友们还都聚在这里。事实上,他的斥责与呐喊并不是针对任何个人,也不是针对他不得不在狭小的空间作报告这件事,他只是因自己不能在开阔的广场上作宣传与鼓动而苦恼。朋友们都安慰他,倒茶给他喝,让他平静下来。此时的他十分像小狗西尼克,尤其是外表神态,像极了西尼克:大爪子大脑袋,夹紧尾巴沿着大街奔跑,无缘无故地狂吠,还扑人,一旦犯了错,就摇尾乞怜。就这样,我们便用“西恩”“西尼克”来称呼他了。马雅可夫斯基喜欢这称呼,他甚至在发电文时还会签名为“斯切”。发报员常常会觉得莫名其妙,他的每一份电报中几乎都会有这样的公文附言:“对,是斯切,大概是斯切,虽然感觉很奇怪—但的确是斯切”。(莉丽亚·布里克《有所偏颇的讲述》)

1918年的三月份,马雅可夫斯基根据杰克·伦敦(Джек Лондон)的小说《马丁·伊登》(Мартин Иден)为“涅普顿”(Нептун)电影制片厂写了一部电影剧本《不为金钱而生》(Не для денег родившийся),电影主角诗人伊万·诺夫(Иван Нов)由他扮演。四月份,马雅可夫斯基又开始拍摄另一部电影《小姐与流氓》(Барышня и Хулиган)。这部电影没有剧本,仅根据埃·达·阿马契索(Э.Де.Амичис)的中篇小说《工人的教师》(Учительница рабочих)拍摄制作。马雅可夫斯基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主角—一个流氓。电影拍摄花费的时间很短,仅仅一两周的时间,五月份电影就上映了,几乎与《不为金钱而生》同时上映。电影《小姐与流氓》的境遇与《不为金钱而生》不同,它一直保存至今。

莉丽亚在四月份写给马雅可夫斯基的一封信中提出要和马雅可夫斯基一起参加电影拍摄,马雅可夫斯基答应一定满足她的愿望。五月上旬他又为“涅普顿”电影制片厂编写了一个剧本《电影的镣铐》(Закованная фильмой)即《电影传奇》(Легенда кино)。

弗拉基米尔构思出一部出色的电影剧本——《电影的镣铐》。故事讲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位年轻的画家爱上了银屏中的女郎,女郎从银幕上走下来,来到现实世界中和小伙子一起生活。但是银幕上的人们没有女郎都感觉太孤独,他们伺机又将她抓回银幕。小伙子不顾一切地扑向银幕,深入到银幕背后的生活中去寻找女郎。就这样,小伙子成了一个三维人。在电影中还有莽撞的人、暗探等角色。

莉丽亚·布里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