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之父——马云(2)

马云回国之后,立刻召集他的24个朋友开会,和他们讲互联网,讲他在美国的见闻,但是在他的演讲结束之后,23个人都说这事不靠谱,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一下。经过一晚的思索,马云还是觉得应该行动起来,不管能不能成事,这种尝试就是一种宝贵的经历。说干就干,马云拿出自己和妻子积蓄的7000元,加上借来的13000元,凑够20000元,创办了海博网络,这也是中国较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1995年,马云正式将海博网络推出,当时根本没人相信他,没有人愿意相信网络这个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是马云还是不停地推销着他的网络。外人不相信他,他就从身边的朋友下手。

马云做成的第一单生意是杭州望湖宾馆,马云首先到望湖宾馆拿回宾馆的照片和资料介绍,回到家中翻译完成,然后用快件寄到美国,再由美国互联网公司制作网页放上网络,然后将网页打印下来用快件寄到杭州。马云拿着网页给望湖宾馆的负责人看,可是人家还是不相信,后来马云拿出美国互联网公司的电话给他,对他说:“你可以让你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过去问问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如果没有,我立马走人,如果有,就请你付费。”不久之后,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外国代表们在参会之前都去互联网上查找中国宾馆的情况,可是只能查到一家宾馆,那就是望湖宾馆,于是许多代表到了中国之后专程坐飞机飞到杭州望湖宾馆住了两晚。这件事传出去,也就证明了马云并没有撒谎,于是后来马云陆陆续续又接了一些单子。在成功地将小天鹅和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互联网主页发布出去之后,马云的中国黄页在中国开始有了一些名气。到了1997年,中国黄页的营业额竟然做到了70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1996年,杭州电信主动出击,将马云的中国黄页纳入囊中,马云丧失了话语权和主导权,不得已选择了离开。这是他创业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败,但是马云并没有就此颓废下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马云一直用丘吉尔的“永不放弃”来鼓励自己。

振作:挫折之后不言放弃,马云踏上阿里巴巴之路

1997年,外经贸部向马云抛出了橄榄枝,马云带着自己的团队去了北京。马云为外经贸部做了网站,并组建了一家名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公司,在北京的14个月里,公司实现了大幅度的赢利,但是马云始终没有成功的感觉,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带着团队来北京是来创业的,而不是来打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马云决定离开北京。

临走的时候,马云对他的兄弟们说,离开北京就意味着我们要从头开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在家里办公,可能发不起工资,打不起车。但是留在北京,我可以把你们推荐给雅虎、新浪,一个月收入可能上万块,你们考虑一下吧。兄弟们都沉默了,最后他们都决定跟着马云回杭州。离开北京之前,他们去了长城,在长城上,大家一起唱起《真心英雄》,唱着唱着就有人哭了起来。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辛苦的付出之后竟然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这是马云遭遇的人生中第二次失败。

1999年,马云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在会议上,他正式提出了“亚洲电子商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这样一个概念,这几年来的经验让马云已经琢磨出了他自己的亚洲模式——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建立联系,互通有无,这才是商务电子真正的价值所在。

1999年2月,阿里巴巴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的家里成立了,每人每月薪水500元。经历过两次失败之后的马云身上已经没有钱了,他将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兄弟们也纷纷掏出自己的钱,一共凑足了50万元,这是大家的所有资产,如果失败,他们就真的失败了,此刻他们已经没有退路,所以他们一定要成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