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的皇后 (1)

坐在轿子里的时候,周围很安静,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事情。那天,又是阳光明媚,素来爱开玩笑、开开心心的太后一直都少言寡语,要知道,她平日里总是和我们开玩笑的啊。我又想起那柳枝了,因为我还是想不明白它有什么作用,趁太后和皇帝吃饭时,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去找皇后。那时,皇后正和几个宫眷坐在万寿寺左边的一间屋子里喝茶,见我过去,她们就招手示意。皇后说:

“我想你一定是饥乏交加,赶紧在我这坐会儿,喝杯茶歇歇。”于是我们聊起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拉着家常。

“再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就到紫禁城了。”皇后说,她说起了早上的求雨:

“我们求雨的时候必须很虔诚!”我迫不及待地问起了柳条的用处。皇后笑了:

“这是一种传统,佛经里相信柳枝能为我们带来雨水,所以宫中求雨都必须用它。”她又接着说:“接下来的每个早晨都要举行这种仪式,直到下雨为止。”

这时候,我们听到太后在庭院说话,这意味着她吃罢饭了。和往常一样,我们和皇后吃太后剩下的饭菜,那天全是素菜,但对此时的我来说却已是人间美味。吃完饭后,我们返回庭院,太后踱着步,来来回回地走着。看到我们到了,她就说:

“坐轿子坐得两腿发硬,所以得先散散步,等下还要接着坐呢。你们不觉得累吗?”我们回答说不累,她便让我们跟她一起走走。走的时候太后在前,我们在后,院子不大,我们就这样绕着院子来来回回地走着,现在想起当日的场面还觉得颇为有趣。太后也意识到了,扭头笑道:

“我们简直是在马房里绕圈的马。”太后的话让我想起了马戏团,这实在是很滑稽的事。这时,李莲英进来,他跪请太后启驾,以免错过抵达紫禁城的吉时,吉时自然是太后选定的,于是我们就离开了万寿寺。这次的脚力飞快,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已经见到紫禁城的宫门了。为了迎接太后,我们的轿子必须跟在皇帝和皇后的轿子后面抄近路走。皇帝和皇后的轿子自然直接进了宫门,我们则必须下轿,走进宫门,等我们抵达朝堂前的庭院时,皇帝和皇后已经到了。皇帝在前,皇后在后,我们又在皇后的后面一起跪迎太后。太后进了自己的房间,自然,太监已经把房间收拾干净了。那天下午,我们做了祷告,黄昏又做了一次。伺候太后躺下后,我们立刻回房,房间也是太监收拾干净了的。有太监帮手做这些事的确很方便,这样我们就不用很劳累的时候自己做了。我四肢发硬,早疲惫不堪,于是蒙头便睡,直到第二天早晨听到有人在我窗前叫我才醒来。起身拉开窗帘的第一件事便是看天,那天天色昏暗、云层重重,于是我赶紧穿好衣服,想着去告诉太后要下雨了,这样她也能安慰一些,但让我失望的是,对面的墙已经把阳光折射进来了。

紫禁城里的宫殿古色古香,院子都是小小的,长廊却是宽宽的,房间黑黑的,没有电灯,只能用蜡烛。走到院子里才能看到外面的天,房间里自然是看不到的,早晨醒来时,我便因为太阳还没有出来,迷迷糊糊地就认定要下雨了。赶到太后寝宫时,皇后早已到了,她总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我怀疑她在床上没沾多久。她告诉我太后还没起身,但醒了,我也不算来迟,我走近太后身边向她请安。太后首先问我天气情况,我只能说天气晴朗——下雨似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伺候太后起身、着装、用膳——皇帝去天坛求雨,我们暂时也就没什么重要事情了。祷告持续了3天,老天还是没有下雨的意思,太后几近绝望,下令我们每人每天祷告20次,每次祷告完毕都用朱砂在黄纸上做个记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