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存要诀(9)

在与囚禁生涯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俘虏们必须不断地与一波波忧虑和恐惧作斗争。忧虑和恐惧会滋生失控感,俘虏们的努力越低效,失控感越强,俘虏们努力通过脑海中已有模型和借鉴身边那些无畏的难友们的表现去增强控制感。他们试图从被俘的严酷现实中醒过神来,尽可能不让消极的想法持续侵犯他们的思想。最好的抵制措施,就是根据以前成功克服恐惧的经验,设置与当前类似的场景,并重复利用以往的经验来克服恐惧和焦虑。不幸的是,囚禁作为一个压力源,丝毫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轻人们恐惧和焦虑。

虽然应对尝试在其最初的应用中十分普遍,俘虏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一些人却几乎立即崩溃,并且丝毫不对他们求生选择愿景保持乐观,他们似乎无法聚集起继续应对囚禁的必要能量。其他人聚集能量的目的很简单,即为应对求生需求增加而造成的力量迅速消耗的情况,他们能从最初被俘虏的困难处境中迅速恢复过来,并坚持努力克服新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有能力将自己的应对技能和信心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些人具备更强的韧性。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开始都进行了类似的应对训练,但是,伴随着压力的增加和新威胁的产生,只有后者的韧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不同的人在囚禁求生中的应对效率也大不相同,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韧性差异?一个看似合理的结论是,韧性是天生的,遗传有关。如果该结论成立,那些天生具备“韧性基因”的求生者当然就会比那些不具备该基因的求生者效率更高。然而有证据表明,在一些同样性格的人中,一部分人却比其他人能更快速和更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这说明,韧性并非是遗传的。幸运的是,它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为了搞明白如何通过学习获得韧性,我们必须首先研究获得韧性的内在动力。已有的研究确定了催生韧性的三个必备要素,每一个单一要素不足以产生所需的结果,但在适当的组合下,它们就会催生出高强度的韧性。第一个要素是天赋,天赋由智力和创造力构成,具备了该天赋的求生者能够提出设想和应对策略,具备一个普通人的天赋就足够了。第二个要素是求生的欲望或动机。一旦一个人认识到自己身处生死境地,他就会很自然地开展逃避和求生行动。第三个要素是乐观。如果求生者试图逃脱并为求生作出了努力,而他们不够乐观,仅凭欲望和天赋是不可能有信心完成具备高韧性特点的行为的。我们知道,一个人拥有不同程度的乐观和悲观,不过,从求生者的乐观或悲观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其韧性的显著差异。

为了理解乐观这一要素在韧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将它与其对立面悲观加以对比。典型的悲观主义者认为,坏事会持续很久,坏事会祸害大局并且是核心错误的延续。所有悲观主义者的天赋一般,并不比乐观主义者更喜欢逆境。然而,数以百计的研究显示,当面对逆境时,悲观主义者会轻易放弃努力。另外,典型的乐观主义者会认为坏事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在囚禁的场合。乐观主义者不相信发生坏事是他们的错,他们认为坏事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换句话说,乐观主义者找到发生不幸的暂时原因和具体原因时不会自责。具备欲望和天赋两大要素的乐观主义者,通常都会心存希望、信心和韧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