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向黑夜的女人》 第二章 2(1)

2

好吧,先不说2008年,先说说2006年的一次文化交流。有一天,我正埋头写作,沉浸在故事的走投无路中,一个陌生人电话很轻易地将我忽悠到了北京。稀里糊涂,同时又毫不犹豫,我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说老实话,刚答应就开始后悔,就意识到可能不妥,然而后悔也来不及,对方已在第一时间买好了飞机票。我的本能反应永远糟糕,总会在不经意间做出错误决定。为什么不能随口扯个谎,为什么要冒冒失失答应下来。

结果只能硬着头皮成行,人到了北京,心里仍然很大的不愿意,还在惦记正在写的小说。北京太大,一个外地人在这不仅找不到北,一旦失去关照,还会有种完全被遗弃的感觉。你会发现它虽然是国家的首都,其实和你没有太大关系。你在街上走,分不清东南西北,你尿急了,找不到厕所。眼前都是人,他们的存在只会让你更加陌生。记得那天下午百无聊赖,我打不着车,随口咨询最近的地铁在哪,问了很多人,得到了各种带有方言的回答,山东腔河南腔广东腔上海腔,大家都用自己家乡口音模仿北京人说话,说不知道,说那丫的什么地铁,离这远着呢。北京地铁线路很多,据说世界第一,偏偏这附近没有。好在也无所谓,并不是真想去什么地方,我只知道这里离市中心很远,很显然,我对人多的地方没一点点兴趣,遥远的市中心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任何关系。

在街上闲逛是不知道如何打发无聊时光,活动要在第二天才举行,主办方是德国一家著名读书俱乐部,考虑到日耳曼人办事严谨,考虑到自己曾在那个国家待过一个月,用过人家赞助的资金,正在赶写小说的我一口答应了参加活动。要求十分简单,在北京书展期间,与一位德国作家一起跟中国读者互动交流,朗读自己的小说,回答读者的提问。我一向不喜欢这样的活动,不喜欢在大庭广众朗读,不喜欢那些不断重复的提问。抛头露面向来是我最害怕的一件事,可是如果拒绝,有些对不住人家的热情。在德国,几乎所有的作家都这么做。朗读作品对于他们来说天经地义,我在德国不止一次地参加过这样的朗读会,举办方非常认真,他们是真当回事,不仅像演戏一样彩排,核对脚本,甚至还公开卖票,在小镇上到处张贴海报。这真让人很难为情,当然也有些感动,想到那些人高马大的德国佬傻乎乎买了票,半句中文也不懂,冒着倾盆大雨,西装革履地来听你一个中国人朗读小说,热情地为你鼓掌,我感到非常过意不去,觉得太对不住人家。

因此毫不犹豫地去了北京,答应与德国作家一起文化交流,不过我的理解显然出了问题,主办方虽然有德国,具体的操作者并不是德国人。我的联系人只是在德国书友俱乐部挂职,只是这家著名外资公司中一个小职员,一个小买办,所作所为更像是个文化掮客。电话里他口若悬河,说了一堆客套话,说来说去,只是为了把我这外地人哄到北京。一旦大功告成订好来回机票,订好了酒店,接下来基本上不再过问。下了飞机才知道要自己打车去酒店,上了出租才知道下榻的酒店有多遥远。联系人借口工作太忙,电话里匆匆说了几句,便把手机关了,说第二天搞活动前,会开车来接我,说我们一定要尽早赶到会场,因为德国鬼子最不喜欢中国人的迟到,说北京的车太多,任何时候都是堵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