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百年(7)

改行搞“文改”

1955年,中央在北京开了一个会,叫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叫我去参加,我去了。会议开完了,我要赶紧回去,因为我要上课。

吴玉章、胡愈之,他们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就找我,说你不要回去了,中央留你下来,在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做工作。我说我对语言学是业余搞的,是外行,调来不适合。胡愈之说:“这是全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我就不好多说了。那个时候有一个思想,叫哪里需要到哪里,我就服从这样一个原则。字母学这一行的人确实很少,我服从调遣,彻底改行了。

来了之后我把经济学完全丢开,规规矩矩学习和研究语言文字学。

文改会

吴玉章是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我到北京的时候,他的年纪已大了,不大管事情。他的人好,他经常晚上来跟我聊天,交换意见。他和胡愈之对我都很好。我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胡愈之了。20世纪20年代,胡愈之在《东方杂志》、《世界知识》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关于世界时事的评论文章,使当时的青年们知道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他从世界看中国,不是从中国看中国,指出中国在当时世界中的地位和中国问题的关键。青年们原来也知道一些世界情况,但零零碎碎,很模糊,不能联系实际,看到大局。胡愈之的文章像清醒剂,唤醒了青年们。青年们从此恍然大悟,初次看到自己的立脚点和奋斗的道路。我就是受到启发的青年之一。

1955年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胡愈之担任副主任,领导具体工作。以前汉字是竖排,胡愈之提倡并推动大规模试行“汉字横排”,便利在汉字中书写阿拉伯数字和数学公式。1955年全国文改会议之后,我从上海调来,愈老常常在晚上来我家讨论文改问题和文化问题。

汉语拼音方案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都是兼职。另设第一研究室,又叫拼音化研究室,研究方案和拼音化的实际问题,我担任第一研究室主任。拼音方案委员会有15个人,由几个大学的语言专家组成,他们开完会就走了,实际工作是我们研究室做的。我们做好了工作,开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另有第二研究室,研究简化汉字。人家讲笑话,你们真笨,几个字母,搞了三年。外界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复杂得很。我们一公布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就收到四千多封信,从中国和外国来的,每一封都要用科学方法答复。

中国没有字母学。我写了一本《字母的故事》,介绍世界上的字母情况。拼音方案委员会指定叶籁士、陆志韦和我,三人起草了第一个草案。我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我们很高兴,制订出来一个采用国际性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这个方案提出后要经过好多个关,需要在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一层一层地通过。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