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 3

没人理他们。“我们要告状!”李妈妈说。还是没人理他们。只见李妈妈“啪”地一拍桌子说道:“分带鱼,下班了吗?国家正因为有你们这些人才闹不好!”那帮人顿时一愣。再看看李妈妈的形象,一米七的个子,戴着眼镜,颇具领导气质。对方马上说:“别急,我们接待。”

这幅画面,让少女李静异常地兴奋,母亲的强势生生将自己的初次抗争在心理层面上实现了峰回路转。尽管结局还是“没戏”,但李静已经觉得畅快了许多。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在精神上获得了某种胜利,因为按照母亲最后的话来说就是,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当到北京游玩一次吧。

1990年的夏天,李静毕业了。

无论是对于戴军还是李静,这个20岁都显得太过离奇。似乎有什么力量在硬生生地把他们从以往的经验中拉扯出来,人生的情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断裂。他们毫无准备地进入到了90年代,绝然不会料想到今后自己会与这个世界发生怎样的关系。

90年代初,大众娱乐文化卷裹着来自世俗景观的诱惑,挑逗着国人渴望娱乐的胃口。1990年,舞厅、歌厅、卡拉OK厅,以及台球厅和电子游戏厅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同年,作为当时央视唯一的综艺性娱乐栏目,《综艺大观》高调登场,预示着电视节目领秀大众文化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

华裔音乐人费翔在春晚的亮相,使得他成为内地流行音乐的启蒙者,也成为风靡中国的一代偶像。因为模仿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戴军在公司的歌唱比赛上得了一等奖。快过年的时候,一个一起唱歌的朋友要回老家惠州,就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去干吗?唱歌。朋友说,惠州有一个歌厅,过年去唱半个月,能挣1000块。戴军没给自己一丁点犹豫的时间,立马点头答应了。他一个月工资才250块!

1990年的春节,戴军没有回家,他去了惠州。从惠州回到深圳,戴军口袋里有了1万块钱。

买了两套衣服,他开始跟几个哥儿们跑场试音。刚开始找了一个很小的场子,一个键盘,一个歌手,一天就几首粤语歌,并不耽误白天厂里的工作。但后来慢慢唱到三个场子的时候,喉咙就有点受不了了。因为戴军做的是印刷,那些油漆染料会让本已疲惫的嗓子更加煎熬。

三个月后,戴军辞去工作,开始了职业歌手的生涯。

又是一个燥热的夏天。当戴军走进“音乐”这个圈子的时候,李静却以“音乐”专业毕业生的身份与“电视”遭遇。

毕业后的一天,李静在街上闲晃,遇到了一个音乐系的同学。李静问,你在哪上班?同学答,我在电视台。李静再问,学音乐的还可以进电视台?!同学再答,可以呀,可以做音乐编辑。和同学分手后,李静火速奔回家,给张家口电视台打了个电话,第二天,她就去了台里面试,然后就被留了下来。不过不是做音乐编辑,而是做主持人。原来当时张家口电视台在全市招主持人已经招了好几个月了,还是没有招到。于是丝毫没有经验的李静因为长了一张“标准脸”就被稀里糊涂地推到了荧幕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