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怀的纪念 1

1930年11月15日,《国民日报》和《大公报》发表了一则相同的消息:

经清乡部审讯,对努力共党工作,煽惑妇女,扩大红军女赤卫队,扰害湘鄂赣各省地方不讳,已于昨十四日下午一时,监提女共匪毛杨氏一名,绑赴识字刑场,执行枪决。

女共匪毛杨氏,即毛泽东之妻杨开慧。

1930年12月,即开慧牺牲一个月后,正在江西中央苏区领导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的毛泽东,从缴获敌人的报纸上,看到杨开慧殉难的消息,十分哀痛。历历往事涌上心头,他怀着沉重的负罪之感,提笔给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深切地表达了对开慧的哀婉痛悼之情。一贯崇尚新风俗的毛泽东一反常规,倾其所有,越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寄款到千里以外的板仓,让杨开智给杨开慧修墓立碑,上刻“杨母开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等字。

毛泽东和杨开慧一起度过了七年的美好时光。杨开慧至死眷恋着毛泽东,而毛泽东也终生思念着这位夫人。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当天,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致信毛泽东,告诉他母亲杨老夫人尚健在,并询问外甥岸英、岸青及女儿杨展的情况。毛泽东当即复信,他说:“老夫人健在,甚慰。”“岸英、岸青均在北平。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子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不必悲伤。”

对杨家的亲人,杨老太太的起居,毛泽东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但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忙于国事的毛泽东无法亲自前往湖南探望。于是,他便委托王稼祥的夫人、与杨家有世交的朱仲丽,借回长沙探亲之际,看望了杨老太太,并捎去一封亲笔信和一些衣物。信中说:“现托朱小姐之便,前来看望你们。皮衣料一套,送给老太太。另有衣料两套,送给开智夫妇。”

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先后两次派长子岸英、次子岸青千里迢迢回板仓,给杨开慧扫墓。

全国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后,毛泽东按期从工资中给杨老太太寄去生活费,以尽人婿之仪。

1956年,毛泽东到长沙视察工作。百忙之中,他亲自请杨老太太到蓉园吃饭。

1960年4月25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一天是杨老太太九十大寿,他写信给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向老岳母祝寿:

开英同志:

杨老太太(岸英的外婆)今年九十寿辰,无以为敬,寄上二百元,烦为转致。或买礼物送去,或直接将二百元寄去,由你决定。劳神为谢!顺致

问候!

毛泽东

一九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1962年春,结婚不久的毛岸青和韶华从大连回到北京,在中南海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笑着对小两口说:“新媳妇总得去认认家门,让外婆和亲友们看看嘛!”

当时,毛岸青的组织关系在总参谋部,毛泽东就向罗瑞卿请假,让毛岸青带着邵华回湖南探亲。

遵照毛泽东的嘱托,毛岸青和邵华一同回到湖南。他们先到板仓给杨开慧妈妈扫墓,又到韶山看望乡亲们。然后,回到长沙,看望年已九旬的外婆向振熙和舅舅杨开智、舅妈李崇德,并向他们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

1957年2月,长沙第10中学的语文老师李淑一致信毛泽东,随信寄上一首她在1933年所作的怀念丈夫柳直荀的《菩萨蛮》,并索取毛泽东早年送给杨开慧的那首《虞美人》。

柳直荀,湖南长沙人,毛泽东的早年战友,曾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政治部主任、第3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李淑一,是杨开慧的同学,在长沙福湘中学时,两人还住在同一寝室,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李淑一和柳直荀就是经杨开慧介绍认识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