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旁夜话 2

时隔两年,毛泽东已经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次回韶山冲,他要把弟弟妹妹们都带出去,参加革命。

生活的压力,对于毛泽民来说,自然是十分沉重的。1918年,由于地方军阀混战,毛家遭到散兵土匪的抢劫;接着,家中遇到火灾,房屋被大火烧毁;一年后,母亲病故;刚刚安葬了母亲,毛泽民6岁的儿子毛远益因病夭折;1920年1月,父亲毛顺生突然身染伤寒,撒手人寰。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毛泽民尝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滋味。尤其是父母相继去世后,上屋场只剩下毛泽民夫妇,家里显得十分冷清。

随着大哥、小弟和表兄弟们的突然到来,家里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毛泽民夫妇格外高兴,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一股脑儿地都拿出来,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表兄弟不喝烧酒,王淑兰还特意用热水烫了自家酿的米酒来招待他们。

毛泽民和大哥毛泽东已经一年多没见面了。在这一年里,毛泽东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四处奔走,一个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党即将诞生。

晚饭后,全家人在厨房里没有挪窝儿,围在火塘四周,一边烤火,一边话着家常。

这是一幅油画。毛泽东在上屋场家中,教育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和堂妹毛泽建舍小家,为大家,追求革命真理,探寻革命道路。

这是湖南农村典型的厨房,有土灶,有火塘。火塘中的火一个冬季不熄灭。火塘里架着一个个很大的树蔸或树桩在燃烧。火塘上面悬挂着鼎锅或水壶,用于煮饭烧水。

毛泽东先给大家讲起了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讲到人们怎样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欺压等等,这些都是封闭在韶山冲的毛泽民夫妇前所未闻的新鲜事儿。

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有时,快活好动的小弟毛泽覃也不失时机地插上几句。

说着说着,毛泽东就把话题转到家里。他说:“这些年我不在家,泽覃也在长沙读书,家里大小事都由泽民和淑兰在撑着。母亲死了,父亲死了,都是你们安葬的。我没有尽孝,你们费了不少心啊!”接着,毛泽东又说道:“要说拜年啊,依我看得向他们两口子先拜年!”

一席话,说得在场的泽民夫妇泪眼汪汪。

“要讲操心,论贡献,淑兰比我大。”毛泽民瞟了一眼妻子王淑兰,说道。

说这话时,毛泽民坐在靠窗的地方。窗台上有一盏油灯,他顺手翻开家庭收支账目,一边拨着算盘,一边报数给毛泽东听:“民国六年,修房子、母亲得病;民国七年,败兵三番五次来家里要钱,也遭到强盗一次抢;民国八年,先死娘,后死爹;民国九年,安葬父母后,还给泽覃订婚送礼。这几年钱用得多,没有哪年不往外扔钱。再加上生意难做,20亩田的谷只够糊口。只好把父亲准备买桥头湾那块田的钱用掉了。这样一来,家底也就快搞光了,家里是一年不如一年……”

心系社会,苦学砺志的毛泽东,一直就想把两个弟弟都带出去,干一番事业。但父母尚在,需要有人养老送终,所以他只能先将小弟泽覃带到长沙读书。现在,二老均已故去,毛泽东所想的并非家中的琐事,而是如何把泽民带出韶山冲,到外边去读书、做事。

毛泽东十分了解泽民的为人:他忠厚老实,做事踏实认真,人也聪慧精明,所不足的就是读书不多,革命道理懂的有限。毛泽东深知,泽民是块好玉,只要经过精心雕琢,必成良器。此时负有在湖南建党重任的毛泽东,正在积极物色着党的发展对象。他相信,泽民只要参加革命工作,同时学习马列主义,一定会成为一名意志坚定、勇于牺牲的好党员。

面对着通红的塘火,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你讲的都是实情。强盗来抢东西,败兵来要东西,这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灾难,今后还会有。这叫作国乱民不安生,国破家要亡啊!”

全家人都静静地听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