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北京之行 3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赴京的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住在北长街一个叫伏佑寺的喇嘛庙里。这是他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毛泽东到达北京后,经与各方协商,组成了“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及“旅京湘人驱张各界委员会”。毛泽东很注重新闻舆论的力量,又成立了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起草发出大量驱张的稿件、呈文、通电、宣言,分送京、津、沪、汉各报发表。

为了要求撤惩张敬尧,代表团在京先后进行过七次请愿活动。毛泽东还作为请愿代表,义正词严地向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提请了驱张要求。

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左四)与湖南进步学术团体辅社部分成员在北京陶然亭聚会,讨论驱张问题。

毛泽东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种驱张的通电和新闻里。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才干越来越引人注目。日益病重的杨昌济特地致信当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可惜,毛泽东的这位恩师不久就病逝了。

毛泽东曾多次到医院探护杨昌济。杨昌济病逝后,他到法源寺与杨开智、杨开慧兄妹一起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操办后事。1920年1月22日,又同蔡元培、章士钊、杨度等联名在《北京大学日刊》发出启事,公布杨昌济病逝的消息,介绍他的生平。

驱张运动胜利在望的时候,毛泽东开始频繁地接触李大钊。他们多次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讨论了赴俄留学和女子留学之事。毛泽东在1949年进北平之前,还在西柏坡这样讲过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中途,他特意下车去游览了孔子的故乡曲阜。5月5日,毛泽东一行到达上海。5月8日,毛泽东在半淞园为即将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举行了送别会。在上海,毛泽东又一次见到了陈独秀。当时的陈独秀,正同李达、李汉俊等筹备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和陈独秀讨论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了他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后来说:“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8日,为赴法勤工俭学的部分新民学会会员送行。图为当时在上海半松园的合影。左七为毛泽东。

毛泽东说的“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和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相继晤谈,可以说是毛泽东第二次离开湖南的最大收获。

1920年6月26日,张敬尧军队全部撤出湖南省境。在外从事驱张活动的湘籍人士相继回到长沙。7月7日,毛泽东从上海经武汉回到长沙,应聘担任一师附小主事,不久又担任一师语文教员并兼一个班的班主任。

与此同时,毛泽东个人生活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和杨开慧自由恋爱并文明结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