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1)

在这里不准备作为文学史来谈,只是为了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古典诗歌的面貌,举出些实例来显示各时代、各家数的体制、风格、意境,是有必要的。

国风

第一,先从《诗经》说起。

最充满诗的意味的是《国风》。其余《雅》、《颂》部分有诗史和乐曲的作用,暂且不谈。

《国风》发挥纯洁的情感,所以说:“发乎情,止于礼义”(诗大序)。情感最浓挚的有如:

燕燕亍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这几句诗写离别之感,可以说缠绵委婉极了。但是诗人有时又非常愤慨激昂,例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再看看,写慈孝之情的如: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写忠爱之情的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写朋友之情的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写征戍之情的如:

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写恋爱之情的如: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写妇女容色之美的有如: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挮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写男子风貌之美的有如: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善)兮。

写建筑的有如: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楚丘之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写田猎的有如:

大叔于田,乘乘马(四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裸)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勿自恃),戒其伤女。

写田园的有如:

七月流火(星名),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黄鹂)。女执懿(柔)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众多)。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毫无疑问,后来诗家种种不同的意境风格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不过形式起了变化而已。

汉魏诗

为简化起见,《楚辞》、《汉赋》部分究竟不算正规之诗,可以略去不谈,直接讨论汉魏诗。古人都说汉魏诗是源出《国风》。即以体裁形式而论,由四言演为五言,也很自然合理。现在流传的古诗十九首,应当承认是汉魏诗早期的正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都是言情之作,其中颇有词意重复的,可能并不出于一人一时,而只是偶然的抄集。现在把体制音节较为不同的录在下面。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这是一首写夫妇之情的诗。“思君令人老”、“过时而不采”,本来都是沉痛的话,而末了二句却替对方原谅,反更为沉痛,诗人与人为善的存心是足够感动人的。

“阿”、“罗”属五歌韵,与下面的“宜”、“陂”等属四支的字似乎不是一韵,不过古音“宜”、“陂”等字是与五歌可以通的。所以这首诗仍算一韵到底。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如此)。文采双鸳鸯,裁为含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这是一种借物写人的诗,后来诗家广泛地采用此法,词家的法门从此而出的,更十居八九。末了二句完全是散文的句法,用起来觉得很劲健古朴。这也是汉魏诗的特征。全首音节短促,增加情感的力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