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仰(2)

有时候要忍,有时候想发脾气不能发,有时候真的就发出来了,发出来以后有点后悔,因为把谈判的气氛搞得很糟糕。但是只要想到那个“观察员”的身份,我觉得一切都可以忍。

后来到了2001年,我们到多哈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将通过中国入世。当时记者提问说,龙部长到这里有什么愿望?我说,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个“观察员”的牌子扔到大海中去。我记得大会刚刚通过中国入世,我走出会场的时候,几个香港记者追着问我有什么感受,“爽!”我讲了这一个字就上了电梯。就是感到太痛快了,多年的愿望终于达成了,“爽”这个字用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再贴切不过了。

摘掉这个“观察员”的帽子就是我当时的信仰,为了这个信仰,可以一直坚持。

这是我们那一辈人的信仰,比较简单,有些“一根筋”。那么,对于今天的年轻人呢?我觉得信仰变得更重要了。正如上面已经说的,相比老一辈人,今天年轻人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选择多,机会多,诱惑多,那么,相应地,困惑和迷茫就多,前进的脚步会经常被犹豫不决拖住。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面对选择,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你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还是你的价值观?不管是需求还是价值观,都统一在信仰里面,因此,做出判断的依据就是信仰。有了信仰的支撑,你在面对困境或者做决策的时候,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点。朝着信仰望一眼,你就会觉得目前很多困难是根本不需要在意的,是无关紧要的。同时,有了信仰,你的方向就更加明确。这样,这个复杂的世界经过你信仰的梳理和筛选,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和清晰,人就活得相对容易一些、快乐一些,方向性更强一些。

那么,信仰是不是一定要高尚,要伟大?当然不是的。

每个人都想上清华、北大,每个人都想成为亿万富翁,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实际上成功者、亿万富翁都是极少数,如果大家都追求这样的东西,那你能够快活吗?你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吗?大家还是要现实一点,愿望和目标一定要与自己的能力和环境相配套、相协调。

这就像制定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在我和经济学家的讨论当中,他们特别强调我们中国要走高端道路,一定要尽快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你想想我们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劳动力都是从农村来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初中、高中文化水平,我们全部搞高端产业,全部搞高科技,他们怎么去就业,没有他们的就业怎么会有社会的稳定?没有他们的就业,怎么会有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一个非常高大的愿望,但是如果这种愿望不实际的话,带给自己的苦恼会比快乐还多。信仰并不是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超越其他人的目标,信仰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东西,把理想和愿望简单化,使之成为一个符合自己实际、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够使你的信仰落实到行动上。不然信仰带给你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失望和挫折,被打击久了,追寻信仰的幸福就被冲淡了、磨灭了。

我们今天的信仰还遭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信仰是被制造出来的。国家、媒体、大众舆论、周边人的想法等所有这一切外围的东西塑造了我们的信仰。媒体鼓吹商界领袖,那好,头脑一发热,高举拳头,我也要去经商,进入商界,成为叱咤风云的大腕;影视明星很火很潮,那好,我也要去做明星,投身娱乐界。这就是信仰被塑造的结果。信仰高悬,但是我们没能力去付诸实践,得到的只是不尽的烦恼和遗憾。

因此,我很赞成李开复先生讲的“做最好的自己”。能够做到自己最好的情况,你就是最优秀的。这种理念就会让信仰更接近地气,更容易为你掌握,就会减少压力。今天年轻人焦虑、不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定下的目标,或者周围人给他们定下的目标太过高远,不切实际。要知道,信仰其实是个很简单、很朴素的东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