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没有膨胀(2)

昨天我读到这么一段话:

“D-Day清晨,塞林格登上奥马哈海滩,他的背包里装着写了6个章节的未完成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下午,伊夫林·沃因在伞兵训练中腿部受伤而在德文郡养伤,在那里他完成了小说《旧地重游》的最后一章。”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一战前线顶着协约国炮火埋头撰写《逻辑哲学论》的维特根斯坦,想起战火纷飞的波黑地下室里一遍一遍挥动球拍的德约科维奇,想起2000年在英国一家二手书店重见天日的那张“二战”旧海报:“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静、继续前行)。据史家考证,这份海报印于1939年春天,为了迎接必将到来的对德战争,英国政府印刷了三款海报用来鼓舞士气,其他两款在战争初期被广泛印发,唯独这一张虽然印了250万份,却始终没有派上用场,原因是英国本土没有沦陷,而英国政府原定在本土沦陷之后才发放它的。就这样,这张海报被尘封了整整六十一年。2013年8月17日的《经济学人》评论说,这个标语极为准确地反映了英国人自我期许的人格形象:“不事声张的勇敢,稍许的刻板,以及在轰炸中照常煮茶的品格。”

这应该就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心向往之的“德性”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问道:如果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如果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生活得更好,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做一个正义的人?苏格拉底说,我们正在讨论的不是小事情,而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大事。虽然这座城市的雾霾浓重得让人无法呼吸,虽然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地被消失,或者选择用脚投票逃离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度,但是我却始终相信,黑暗的力量不足以控制生活的所有面向,哪怕是一个普遍不正义的时代,仍有足够的行动空间让个体去承担生活的责任以及政治的责任,对此我们没有任何推诿的理由或借口。

自我感动是件让人生厌的事情,我很清楚“在废墟中读书”以及“Keep Calm and Carry On”一不留神就会跌入“刻奇”的陷阱。维特根斯坦说,哪怕你意识到生活在根本上的不安全,意识到根基会在任何时刻垮掉,也“绝不可因此戏剧化,对此你必须提防”。

宇宙正在膨胀,世界末日终有一天来临,但是在此之前,请让我们牢记,布鲁克林没有膨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