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等人

十二岁时,王阳明遵照父命,在京城入私塾读书。王阳明生来豪放,不愿被规矩拘束,所以经常偷偷跑出来,和外面的小朋友们玩“战争游戏”。王阳明自制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让小伙伴们举着,侍立在四周,他是大将,坐在中间,指挥着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就跟排兵布阵一样。

父亲龙山公获悉之后,怒斥他道:“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

王阳明问:“读书有何用处?”

龙山公道:“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力也。”

王阳明问:“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

龙山公道:“止我一世耳。汝若要中状元,还是去勤读。”

王阳明笑道:“只一代,虽状元不为希罕。”

龙山公听罢,更感愤怒,把他痛打了一顿。龙山公担心王阳明的豪放不羁,但其祖父竹轩公却毫不在意,他觉得王阳明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大人物。

有一次,王阳明问私塾先生:“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人?”

塾师道:“嵬科高第,显亲扬名如尊公,乃第一等人也。”

王阳明吟道:“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

塾师问道:“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

王阳明答道:“惟为圣贤方是第一。”

龙山公闻之笑道:“孺子之志何其奢也。”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篇》)但是,宋代以后的一些学者,他们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圣贤。

自汉至唐,儒生做学问都是为了科举考试,为了加官晋爵。但到了宋代,出现了一些儒生,例如程明道(程颢)等人,他们从过去的弊病中解脱出来,强调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圣人。其实,这才是“孔孟之教”的根本,是最崇高的精神。

汉代以来,人们忘却了这一根本,把科举考试、加官晋爵当作自己做学问的目的。王阳明的塾师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把这一错误的看法传给了自己的学生。王阳明当时虽然年少,却一语道出了圣学的真谛。但当时的王阳明并不清楚这句话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

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有一天,王阳明去市场上游逛,看到有人卖麻雀,他非常喜欢,就想要一只,但没带钱,那人无论如何也不肯给他,最后二人就争吵起来。恰在这时,有一个人称“麻衣神相”的道士从他身边走过。道士看到阳明的面相之后非常惊讶,对众人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于是出钱买下麻雀,送给王阳明,并且摸着小阳明的脸说:“吾为尔相,后须忆吾言: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毫,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接着又嘱咐他自重自爱:“孺子当读书自爱。吾所言将来以有应验。”

王阳明受道士的感化,从此潜心读书,心无杂念,学问日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