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1)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噪音成为主要的健康杀手之一,它会引起睡眠、血压以及消化等各方面的生理变化。现在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分贝过大并不是噪音危害的唯一方式。

几千年来,人类生活中的噪音不过是雨声、风声、说话声。现代世界的声音源却已大大不同。今天的噪音有各种频率,无法化解。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的永久性耳鸣症——指因常期置身于高分贝噪音中(或因上了年纪),耳朵里持续产生“嗡嗡”声。耳鸣的治疗方案之一是给病患者戴上助听设备,不停播放“白噪声”。大脑会用白噪声分散注意力,遮蔽诸如汽车声之类的噪音,同时连同耳鸣的嗡嗡声一起过滤掉。对于未患耳鸣症的正常人来说,大脑的工作原理也是一样的。环境中的“白噪声”越多,过滤掉的噪音越多,听进耳朵里的噪音也就越少。最终,所有的声音都会变成“背景音乐”被人们忽略掉,于是,我们几乎什么噪音都听不到了。

噪音或许是人类知之最详的精神污染源了。事实上,这是唯一一个人们会贴上“精神污染源”标签的词语了。从交通高峰时段的“咆哮”声,到电冰箱的“嗡嗡”声,再到电脑发出的“呜呜”声(有些几乎听不见),各种频率的噪声(蓝噪声、白噪声、粉噪声、黑噪声)充斥着我们的精神环境。更糟糕的是,有时候这些噪声的音量奇大无比,一直在耳边呼啸。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人已经对这类“刺激”上瘾了。没点音乐就无法工作。不带随声听就跑不了步,不开电视就无法学习。音乐声和电脑的嗡鸣持续“按摩”我们的神经元。后现代时代的精髓说不定就在这些都市“乐谱”中。想要在布满电线的喧嚣世界中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像是住在高速路旁一样——你会习惯这种吵闹的生活,但少有警惕,也不太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安宁。

“安静”现在成了个少见的“外国人”,但“他”或许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对于健康的心理来说,“安静”的意义非比寻常,就像干净的空气、水以及无化学污染的食物对于健康身体有重大意义一样。有了干净的精神环境,我们或许会发现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消失不见。但是,要“制造”“安静”实属不易,也不切实际。但是,捡起大脑中的精神垃圾然后丢掉,还是有法可循:在牙科候诊时关掉电视;把嗡嗡叫的冰箱丢掉;关掉立体声;把电脑塞到桌子底下。诗人玛丽安·穆尔(Marianne Moore)说,“深沉的感情只在沉默中体现”。我想她是对的。 ###震撼

噪音是一种震撼,但震撼不等同于噪音。在广播术语中,震撼是指任何干扰声音、思维或是图像生成的“技术事件”,例如,相机视角、枪击方位、商业份额的改变等。震撼就是迫使思维停滞不动的存在。

1978年,杰瑞·曼德尔(JerryMander)在他的经典作品《消灭电视的四种争论(Four Argument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elevision )》中首次提出“技术事件”这一概念。他指出,在常规电视节目中,平均每分钟有十个“技术事件”,商业电视节目中有二十个,公共电视只有三到四个。二十年后,这些数据已经翻倍。音乐电视(MTV)每分钟传送六十个“技术事件”,而一些观众还嫌不够,从一台转到另一台,就为了受到更多的“震撼”。(讽刺的是,频频换台的频道冲浪人,恰好既是“震撼”镜头恶性膨胀的原因,也是其结果。换的台越多,播音员带来的震撼越多,冲浪人的精神越集中,就越期待更多更快的震撼,越喜欢换台。)

为什么“震撼”如此有趣?行为心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是第一批试图解答此问题的人。任何刺激变化——即震撼——会帮助生物体释放出荷尔蒙,触发在生物编码上被称为“战斗或逃跑”的生理反应,这是一种当环境中有任何物质快于正常或“自然”速度发生时,生物体依赖警觉性争取生存从而产生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残留在人的意识内,目的是帮助我们免死于洞穴中的野熊嘴下,而不是为了把我们粘在电视机上。

但是,大多数电视节目干的就是这事儿。节目脚本设计出来就为了每分钟最大限量地制造震撼(只在节目间歇让观众稍作休整)。看MTV时,你几乎全程都处于这种“战斗或逃跑”模式中。暴力情色镜头随机空降到节目中间,突兀空洞。“与新闻报道或主题电视节目所不同的是——两类节目通常蓄意准备暴力场景”,1995年一项针对MTV心理因素的研究表明,“音乐电视中突然出现的暴力镜头带来的效果更加震撼……可能会对观众产生更大的危害”。刚学走路的小孩只要坐在诸如《天线宝宝》一类的电视节目面前,就像被催眠一般,但是即使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宝宝,只要把他放在MTV前,他也会表达出同等的狂喜之情。这是一种天性反应。传媒行业正在迅速地开发利用人类的这一天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