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理智与情感哲学(1)

李安哲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其将东西方思想元素混合在一起的方式。正如梁威廉(William Leung)所云:“《卧虎藏龙》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李安及其团队勇于拿东西方认知、智慧和传统相并列,进行尝试:这里,将显眼的女性政治带入到武侠故事,那里,将简·奥斯汀的情节加入到一个道家的意外转折之中。”梁认为,李安发现,“有意义的连续性”甚至会跨越似乎是“最宽阔的文化鸿沟”。李安对丰富的人物个性和复杂的叙事方式的热情追求使《理智与情感》和《卧虎藏龙》成为他探索东西方理智与情感概念的合适土壤。在将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观看时,人们会逐渐意识到电影人物体现其定义性主题的方式中的细微差异,而正是在处于完全超越其定义性主题的边缘时,这些主题才体现得最为充分。我们现在将会探讨理智,艾莉诺和秀莲在这方面尤为典型;然后我们将转向情感,它可见于玛丽安和玉娇龙这两个人物身上。

《理智与情感》中的艾莉诺的理智世界的典型特征是为荣誉准则所尊崇的常识性原则之一,这种荣誉准则在上流社会的行为举止中得到了表达。这种立场与玛丽安的情感性—冲动地驱使着她行为的浪漫激情—形成了鲜明对照。李安开玩笑似地将潜藏于家庭聚餐和客厅拜访的必要礼仪之下的张力并置在一起,这种做法是他的一种手段,以此来揭示艾莉诺太过清醒地意识到了仅仅位于彬彬有礼的理智、那纤薄如纸的平静表面下即将爆发的情感(它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无论它的目标是什么)。这当然会使她罕有的激情澎湃的宣言—对玛丽安,最后是对爱德华—时刻变得愈加打动人心。这些使艾莉诺所代表的那种理智处于显要位置。这不是她的嫂子范妮(Fanny)(举例来说)的那种粗鄙贪婪,后者拒绝表示丝毫的仁慈,坚持法律条文,从而使艾莉诺、她母亲以及她的两个妹妹立即变得一贫如洗。艾莉诺对由生意和经济构成的世界心知肚明,这一点十分清楚。她深怀同情,且深切地感觉到失去父亲和住房的含义,但不同于家中其他女人的是,她并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之中。

可以说,李安常常表现艾莉诺运用理智的场景。她凝神注视,进行评估,但很少谴责他人,然后总是会在她意识到、并接受下来的局限之中找到行动方式。她礼貌周全的询问信件使得达什伍德一家再次有了可以遮风避雨的住所。艾莉诺看着威洛比(Willoughby)匆匆离开哭泣不已的玛丽安,表达了她对母亲以及玛丽安本人的担忧,却未加丝毫的评头论足。这种承受发生在身边一切的能力使她成了人们经常向其吐露心事的人。爱德华也会这样做,只不过是相互的。他是唯一能够迫使艾莉诺毫无顾忌地吐露心声的人。令人痛苦的是,露西·斯蒂尔(Lucy Steele)也将她与爱德华订婚的秘密信任地告诉了艾莉诺。这个信息片段摧毁了艾莉诺,因为它以一种她无能为力的方式影响了她未来的幸福快乐。在绝望之中,艾莉诺无法实践其充分利用为她所接受的理智准则的艺术。这使得艾莉诺想要减缓玛丽安的痛苦的念头更加痛切,此时,她又成为别人倾吐秘密的对象,而这一次是布兰登上校(Colonel Brandon),他解释了威洛比对她的所作所为。

通过艾莉诺,李安批判了使得达什伍德家的女人们全体陷入悲惨经济环境之中的功利主义的金融哲学,也批判了没有给情感留出丝毫余地的荣誉准则。这位导演通过女主人公在失去一切时对心碎感觉的压抑来表现她的心碎,然后最终是她的胜利—但仅仅是通过理智世界中的偶然境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