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记:里昂的漫步(2)

丝绸贸易使得里昂在19世纪成为工业重镇。里昂位于地中海通往欧洲北部的战略走廊带上,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又是横跨欧亚大陆古丝绸之路的欧洲终点站。如果说中国是丝绸之路的开端,那么法国里昂就是丝绸之路的末端,是丝绸最后的集散地。

红十字街区离里昂旧城区不远,是当时运输来自中国丝织货物的主要线路。这一片有许多像迷宫一样狭窄的封顶小巷,就是当年为避免丝织品风吹雨淋而设计的。里昂的丝织品及装饰艺术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世界罕见的清朝龙袍(另有三件收藏于北京故宫)。

由于丝绸工业的商业联系,1902年,里昂开设了法国大学里的第一个中文系,开展中文教学。里昂还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学科齐全,所以中国早期利用“庚子赔款”建起的海外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大学——中法大学,就设在了里昂。

位于北京东城东皇城根北街的原中法大学,即是建于1920年,其前身为蔡元培先生发起组织的留法俭学会和法文预备学校,1925年该校文科移至今址,占地约9500平方米。

从1921年到1946年,里昂圣·依雷内堡的中法大学登记在册的四百七十三名学生中,有诗人戴望舒,画家常书鸿、潘玉良,建筑师林克明,作家苏雪林,翻译家敬隐渔、李治华等,今年九十九岁的李治华是法文版《红楼梦》的译者,历时二十七年才将《红楼梦》翻译完成。

里昂与中国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颇有渊源,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李立三、蔡和森和李维汉等人都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在这里从事过政治活动,有的也曾在中法大学求学。1921年9月前往里昂游行的勤工俭学学生运动,在共产党的党史中被称为“里大运动”,标志着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青年勤工俭学留学运动的结束。

1921年9月,里昂中法大学是在激烈的冲突中开学的。二十五年后,它似乎完成了使命,留下一段中法教育合作的历史。以中法大学的中文图书为基础建立的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文书库,拥有一万多部中文书籍和四百多种期刊,是法国最丰富的汉学资料中心之一。1980年,中法大学复校,更名为中法学院。2014年3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访法第一站就到了里昂,并为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揭牌。

圣·依雷内堡位于富尔维耶尔山,原为一座军营。至今存留的拱形石门入口上,镌刻着四个阴文汉字:中法大学。历史的记忆就像山脚下流淌的索恩河,永远不会消失。

索恩河上悠悠的游船,已看不到卢米埃尔镜头中岸边成排的洗衣妇,但或许会发现临河一幢七层老式楼房的墙面上,那一幅八百平方米的大壁画“里昂人”。上面描绘了里昂历史上二十多位著名人士,包括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宗教人士,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了。

里昂被称为壁画之都,大型的就有四十多幅。在红十字街区的鲁斯街口,一幅一千二百平方米的“卡尼”壁画,据说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城市壁画。在卡尔基拉街上,一幢民宅的正面墙壁被画成“丝绸之门”,上面画着与中国有关的风光和人物,如长城、成吉思汗、张骞、马可·波罗以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等,充满东方韵味。无声的壁画讲述着里昂城的历史与生活,也把这个冬天多雾的山城装点得色彩缤纷。

作为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是个著名的工业城、科技城,协和飞机的设计研究总部就在这里。它还是法国第二大博览会中心,每年4月举行国际博览会的历史比里昂的丝织业还要悠久,早在1420年就开始摆摊交易了,并成为当地一项传统的贸易盛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