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所说的情况当时确实存在,一支固定的麦克风又要录人声又要录环境音,最后效果自然很糟糕。但技术限制从来都是电影人所努力打破的对象。鲁宾·马莫里安在1929年的《喝彩》中就要求录音师在摄影棚安装2个麦克风,因此在影片中的剧院酒吧的场景中,观众不但能听到对话,还能同时听到音乐,街道的环境等等声音效果。同样,刘易斯·迈尔斯通在1930年的经典名片《西线无战事》中,让他的摄影师随心所欲地拍下战争场面,然后在后期再补进炮火声、机枪声和垂死士兵的呻吟声等。也就是那几年,摄影机被移出隔音间,上面铺上一层隔音材料,镜头终于又可以运动了;隐藏在吊灯、花盆、书桌抽屉里的麦克风被拿出来,录音助理们可以拿着挑杆,让话筒悬挂在演员头上,自由跟随演员移动。“维他风”也被淘汰,新的技术可以把声音录在胶片上,既降低了制作成本、保证了声音质量,又使放映时的声画同步。有声电影问世4年之后,大部分的基本技术问题都得到解决。
然而,卓别林还是对说话嗤之以鼻:“对白片·可以说我是最讨厌它的。它会毁坏世界上最古老的哑剧艺术,它消除了无声片的巨大美感。”到了1936年的《摩登时代》中,流浪汉夏尔洛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在结尾唱了一首歌,首次发出自己的声音。卓别林有这样的顾虑:一旦以哑剧获得巨大声誉的夏尔洛开口,观众还认可吗?
如果按照有无对白标准衡量的话,《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默片。1941年的《大独裁者》,卓别林分饰夏尔洛和XX党领袖辛克尔,后者说话,夏尔洛依旧保持沉默,影片结尾时夏尔洛冒充辛克尔发表了一番演讲,其实还是辛克尔这个形象在说话。《大独裁者》也是流浪汉夏尔洛的告别演出,此后卓别林拍的都是有声片,也再没有演过夏尔洛,夏尔洛保持了永远的沉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到夏尔洛在银幕上消失,默片时代才一去不复返。在《艺术家》之前,好莱坞没有忘记那段阵痛,1950年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以及1952年吉恩·凯利的《雨中曲》都和那段历史相关。只不过前者的角度是“旧人哭”,后者的角度是“新人笑”。电影史,和一部好电影一样,何尝不是“笑中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