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4)

好莱坞的大亨们其实非常乐意见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他们把技术革命演化为一次洗牌。默片巨星们片酬高,架子大,借此机会给明星们降薪、解聘倒是控制拍摄成本的一剂良药。女星路易斯·布鲁克斯合约到期,要求加薪,派拉蒙的总裁舒伯格拒绝了她,说她的有声片表演能力是可疑的。布鲁克斯大怒:“可疑?我能用体面的声音讲体面的英语并且来自戏剧舞台!”愤而辞职。之后她去德国拍摄了两部经典默片《潘多拉的魔盒》与《堕落女孩日记》,但影片当时并没有什么人赏识,布鲁克斯30年代再回好莱坞,已经上了制片厂的“黑名单”,只能出演一些粗制滥造的B级片,1938年,她拍了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到了1946年,她不得不在纽约第五大道干着周薪40美元的售货员工作。直到50年代,她的价值才被电影史家挖掘出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明星的遭遇好歹还会被人们所关注,那些电影院的演奏员因为有声电影全部下岗,紧接着便是大萧条来袭,他们的辛酸又有谁知道?

自始至终不说话的夏尔洛

当然也有凭借新技术上位的,能跳能唱的詹姆斯·卡格内就从百老汇来到好莱坞,他后来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20世纪百大明星中排名男演员第八,紧跟克拉克·盖博,在格里高利·派克之前;琼·克劳馥也凭借优美的声音和她对“潜规则”的巧妙利用而成为一线明星。默片明星挺过来的,嘉宝可能是唯一一个非英母语演员,除此之外,没有消失的默片巨星还有一个——那个无与伦比的卓别林。

卓别林是公开声明反对声音进入电影的,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声音的三大要素——音乐、音效、对白,卓别林并不是全部排斥。之前他就在用配乐,现在只不过是把现场伴奏换成了唱片,省钱,何乐而不为。相比较其他明星,他确有说“不”的资本。一般明星都和制片公司有片约,不得不拍,如果几部电影拍下来票房差,那么公司将不续约。卓别林自己有制片公司,这保障了他对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保障了他的独立地位。比《艺术家》里的乔治聪明的是,卓别林没有在有声片大潮袭来时投资默片去对抗,而是观望。

直到有声片诞生四年后的1931年,他推出了《城市之光》。该片使用了零星的音效,比方说他扮演的流浪汉夏尔洛参加一个富人的家庭聚会,就餐时不小心把一个口哨吞入腹中,以后每打一次嗝哨子就发出一声尖利的声音,在这里,音效的使用还是插科打诨的工具。卓别林对音效的使用如此克制,和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他在自传中描绘当时的录音效果:“一位身披铠甲的游侠骑士,发出了铿锵的响声,你听着好像是走进了一个钢铁厂;一家人吃饭,那噪声好像是个小饭店到了最忙乱的时刻;把水倒在杯子里,会发出突然升高了的奇怪的声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