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弟弟们成才 1

长兄、长姐喜欢教育弟妹,父母喜欢教育子女,这和领导者喜欢教育下属是一致的。这其中所包含的领导力因素值得玩味与探讨。曾国藩有九兄妹,他排行老大,四个弟弟分别是国潢、国葆、国荃、国华,他又率先考取了进士,博得了功名,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辅助父亲教育弟弟们成才的助手与主要力量,而他也以此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任务。他说:

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

农村谚语说得好:“长兄当父,长嫂当母。”指的其实就是长子是父亲的帮手,在某种程度、某种时候可以代替父亲来领导家庭的其他人员。教育培养弟弟妹妹的成才,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任务。它不仅需要责任、义务,更需要耐心、细致;不仅需要才华、知识,更需要有方法、艺术。不会因为是长兄,弟弟们就会理所当然地听从他,相反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带有亲情的教育者往往很难教好自己的子弟。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弟弟妹妹成才,长兄需要很强的领导水平。因此,一个能够教导弟弟们成才的长兄,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个出众的领导者。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目标,一部《儒林外史》写尽了多少儒生的辛酸苦辣。然而,身处庐山之中又有几人醒悟?几人清醒?曾国藩以优学而仕,由秀才而举人而进士而翰林,可以说是封建考试制度的受惠者,又在春风沐浴之中,对科举考试制度应该是赞成、拥护的。然而,恰恰相反,他并不赞同那样的制度,甚至认为科举考试是有很大的危害的。他曾经教育弟弟曾国华说:

年过二十,不为少矣,若再扶墙摩壁,役役于考卷截搭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必有悔恨于失计者,不可不早图也。余当日实见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尝入泮,则数十年从事于吊渡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岂不腼颜也哉!此中误人终身多矣。温甫以世家之子弟,负过人之姿质,即使终不入泮,尚不至于饥饿,奈何亦以考卷误终身也?

他认为科举考试是误身害己的事情,一个人要是过了二十岁还在扶墙摩壁、汲汲于功名,从事于吊渡映带,那就会百业荒废,贻误终身。为了避免这种贻误终身的悲惨事件发生,曾国藩要求子弟有正确的读书目的。他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做明理之君子,是曾国藩对子弟读书的要求,是他的读书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是读书的根本所在,终极目标所在。那么他所说的明理,又是什么样的理呢?他指出: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明德、亲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

读书必须做到《大学》所倡导的: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做到这三个方面,才算是明理。只有做到这三方面,读书才有用,否则就是一个只知道识字的“牧猪奴”。朝廷用这样的人当官,也是用“牧猪奴”做官。读书不以考取功名为目的,而以追求学业上的修为、追求人格道德的修养、追求自立自强为目标。所以他要求子弟有正确的追求。他说:

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弟为端,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