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3)

《瓦特》(Watt,1943年创作,1953年出版)是贝克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荒诞的色彩十分浓厚,而且实验的成份极多,是作者摆脱叙事传统和乔伊斯的影响、独立地迈向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作品。该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贝克特小说三部曲的混沌主题:主体的身份是混沌的,世界是混乱的,认知是不可能的,语言是解体了的,人生是殉难式的。给该小说贴上“荒诞派”、“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潜意识探索”、“反理性”等标签,都是不无道理的,甚至可以说,该小说是“后”派论者取之不竭的宝藏。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该小说可分为内外两个层面:

内层叙事的线索:内层叙事是故事的主体,由瓦特叙述。他在梦境般的世界里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本质,是荒诞世界的探索者。他下了火车,离开“外部世界”(理性的意识的世界),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代表“内部世界”(国内外论者所说的“小世界”、“微宇宙”,即潜意识的世界)的诺特的宅子,在一楼和二楼分别担任了一年的仆役,期间发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如这个小世界的运作规律、钢琴调音师的父子关系、诺特的流质食物、诺特本身的模糊身份与特征、罐子的命名危机、另一个仆役房间里的绘画和铃铛、养狗人的家族史等等,真是一个卡夫卡式的世界。瓦特百思不得其解,陷入了严重的认知危机,语言能力逐步瓦解,说话开始颠三倒四。终于,来了一个接班的仆役,瓦特便离开诺特的宅子来到车站,莫名其妙地走了,消失在外部世界。

外层叙事的线索:外层叙事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才出现,由山姆叙述。话语开始紊乱后,瓦特似乎被关进了一处庭院式精神病院。山姆住在相邻的庭院里,他惊奇地发现,不仅两个庭院极其相像,而且俩人之间也存在不言自明的耶稣殉难式的“镜像”关系。闲暇时,他听瓦特讲述诺特宅子里的故事。瓦特企图借助数学式逻辑推理来解释他对内部世界的疑惑,但由于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的衰退,他的叙述终究模糊不清。而山姆也不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他无法理清瓦特故事的头绪,有时只能瞎说一通,且无法掌控故事的选材,将亚瑟本来无关的长达二十多页的故事(严重的跑题,跑题中还有跑题)插入主体情节,使本已混乱的故事更添一层混沌。因而,整部小说线索不清,谜团重重,两个层面都跟“透明”的“可读”文本沾不上边,而其叙事也摆脱了叙事者作为理性的主体的叙事传统。

原文有外层叙事者留下的脚注、空缺,还有未能整理、未能纳入主体情节的原始素材“补编”,无疑具有元小说的典型特征,但这些素材本身就混乱不堪,不但不能澄清主体情节,反而使内外两层叙事更加扑朔迷离。否则,“瓦特”(Watt)就不是“什么”(What)了,就不是对一切心存疑问的探索者,就不是“我思、我不在”的主体了。对一般读者而言,《瓦特》的“可读”性是很弱的,但是,要读懂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了解他形式实验的过程及对文学传统的彻底革命,《瓦特》又是不能不读的。可以说,贝克特不是一块规整、鲜嫩的烤肉,而是一块奇形怪状且异常坚硬的骨头,有些难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