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 6(3)

西格蒙德的思绪又转到了安娜·O身上,现在他知道她就是帕彭海姆小姐。其实她和玛莎还是中学时代的朋友,她们一家是从法兰克福来的。由于两年来约瑟夫·布洛伊尔一直将病情记录给他看,所以他也知道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奇怪而又令人着迷的病例。贝莎小姐是一个23岁的窈窕美女,而且聪颖过人,出生在一个笃信清教的富裕家庭。她16岁从中学毕业后,家里就不准她再上学,甚至禁止她看书看戏,生怕她处女的童心受到玷污。性情温顺的贝莎为了摆脱自己枯燥单调的生活,只好创造了一个“私人剧院”,根据安徒生故事的图画幻想出许多童话故事。

1880年7月,贝莎的父亲病倒了。贝莎用全部精力废寝忘食地照料他,所以当她自己的身体也逐渐衰弱时,谁也不觉得奇怪。一开始是虚弱、贫血、食欲不振,不久便卧床不起。家庭医生布洛伊尔被请来治疗她严重的咳嗽,却发现她的病要比咳嗽严重得多:贝莎小姐得了“失神”病;她老是走神儿。同时她还患有幻觉症,常常在房间里看见死人的头颅和骷髅,她自己扎头发的带子在她眼里变成了毒蛇。她一会儿情绪亢奋,一会儿又焦虑重重,老是说她脑袋里漆黑一团,担心自己会变得又聋又瞎。后来是头部剧疼,继而是半边脸麻痹,接着又扩展到一条胳膊和一条腿麻痹。她开始变得语无伦次,起先是忘记单词,接着是忘记词法和语法,谁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了,最后竟然连说话的能力也全部丧失了。

贝莎的父亲病了一年之后去世了。她再也不认得人,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常常粗暴地扯掉睡衣扣子,几乎什么都不肯吃。布洛伊尔医生对自己的无能痛心疾首,深感内疚:他的点金术变成了点铜术,找不到贝莎有任何生理上的疾病,可眼前这个聪明可爱、富有诗意的姑娘却明明在他无效的治疗下奄奄一息了。

幸亏他无意中发现了一条线索,才避免了这场悲剧。他发现贝莎仿佛不是生活在眼前的1881年的6、7月间,她的脑子里只有前一年她悉心照料父亲时的记忆。布洛伊尔还发现她是通过自我催眠做到这一点的。通过核对她的日记,布洛伊尔证实了贝莎的记忆倒转是确定无疑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布洛伊尔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贝莎患的是癔症;既然贝莎能自我催眠,他也应当能对贝莎进行催眠;如果他能设法使她讲出症状的起因,他就可以和她一起讨论这些病因并向她暗示治疗方法。

这个办法居然见效了,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贝莎只用英语回答布洛伊尔的提问。在催眠状态中,她记起了自己病情的发展过程。布洛伊尔同她就此展开讨论并向她“暗示”:她能够吃东西,并且应该吃;她的听觉和视觉是健全的,只要她自己愿意,她的麻痹症就会消失;尽管父亲去世了,但父母终归是要死的,她用不着总是为此悲伤,也用不着在本来就很短的睡眠中大声喊叫“难受啊!难受啊!”

布洛伊尔就这样将贝莎的病症一一除去了。后来他根本不用催眠,贝莎就会向他主动“交代”。她可以下床活动了,还恢复了用德语讲话、读书的习惯。虽然治疗期间有过不少周折,但是到第二年年底,贝莎已经可以保持正常生活,对此他很满意。

有好几次当布洛伊尔谈起“安娜·O”这个奇特病例时,西格蒙德都问他:

“约瑟夫,你已经知道这些症状都基于癔症,那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病吗?”

约瑟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