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饭要先抡一遍二十九军大刀操 1

不管在河南还是在北京卢沟桥,我多次见过杨云峰老先生。我在1999年6月还专程去河南舞阳县他的家中采访他,当时,他出门要饭去了。我们在他街坊家等了几天,无果。当时的舞阳县骄阳似火,百般无奈,我们几个一商量:“看看他家里什么样子也好。”于是,我光着大膀子沿舞阳河河边走了7公里,去邻村他86岁的妹妹家,老太太再操着小脚顶着烈日沿河堤陪我回到杨云峰家。一路上,老太太念叨杨云峰的不幸:“要不是打日本,俺哥早成家有儿了!还用现在四处要吃儿?”

一路上,我还了解到,杨云峰家族都长寿,都命苦。

老太太一边开门,一边诉说杨云峰在二十九军时的威风形象。

看到杨云峰家家徒四壁,真是让我和我的同事惊讶万分。

杨云峰的老宅子大约是抗战前盖的,很破旧,但还好,有房顶。

他家的床是柳条编成的,睡在上面,“床板儿”就挨了地。

我不记得他的床上有干净的被子、褥子和床单。连不干净的也没有。

他的家里面没有桌子和椅子,没有任何装饰,院子里都是蒿草。

他家值钱的东西,就是墙上镜框里的几张照片。我翻拍了一张,1986年,他把二十九军大刀赠给卢沟桥抗战馆时,最后一次抡刀的情景。那一年,他80岁。

看了照片我就想:这个老家伙生来就是杀鬼子的材料,看,80岁了还杀气腾腾呢!

他的墙上有原二十九军教务长张寿龄的题词:

久历戎行志气昂,杀敌御海保家邦。八年抗战杀倭寇,孤胆英雄出舞阳。——送云峰老战友留念。

张寿龄题词时年89岁,他所说的“孤胆英雄”是什么故事?看来,已经泥牛入海。听说张将军在上海市生活,活到100岁,于1999年谢世。我还听说,上海文史馆特别重视张寿龄的口述历史,在他去世前,总有文史类的工作人员在他的身边记录。如此推测,张寿龄和杨云峰的生活处境应该有天壤之别了。

我虽然有丰富的军旅生涯和记者行业经验,也算见多识广,但河南舞阳的贫困还是让我吃惊。

杨云峰同村的村民们也都很苦。没有黑白电视,小孩都光着屁股。

我想,现在都这样,那么,1937年日本鬼子进村时是什么样子呢?

村头有家饭馆,从早至晚熬一锅叫“呼啦汤”的东西。饼上全是苍蝇。

我们在杨云峰家门口蹲着,用双手搓一点豆子,再用豆秸煮豆子吃。

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不去要吃又怎么生活呢?当时,河南舞阳县骄阳似火,农民们正在收麦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