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广告的出现:我国文化

市场的破晓记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一体化的文化生产与管理体制,文化生产高度意识形态化,由国家包揽,文化生产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一切由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安排,国家是全社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社会文化生活高度政治化。以表演艺术部门为例,国家统包统管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管理权高度集中于国家,艺术表演团体在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在分配关系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阻碍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表演人员优胜劣汰的竞争;在人事制度上没有形成艺术表演人员的流动制和淘汰制,使冗员不断增多,国家拨给艺术表演团体的事业经费只能主要用于养人,而不能用于发展事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布局不够合理,对有些重复设置的、艺术力量薄弱的、不受观众欢迎的艺术表演团体,往往很难进行调整;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经常苦于处理艺术表演团体的具体事务,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表演艺术团体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1988年9月6日发布。在这种背景下,从演艺、戏剧、图书报刊到广播影视,所有文化部门的生产活动都按计划经济的法则运行,文化生产整体上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文化市场基本上不存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也开启了文化领域思想解放的窗口。随着市场力量的萌芽,文化生产开始进入市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管理体制也开始松动。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不久,在市场动力的冲击下,我国的商业广告业率先破冰,奏响了现代文化市场建构的第一个音节。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在全国率先刊登商业广告,拉开了报纸商业广告的序幕,随后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也开始刊登商品广告。1979年1月26日,上海市电视台播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3月15日,该台又播出了外商的电视广告。参见余虹、邓正强著《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10、11页。1979年年底,广州市东方宾馆出现了我国第一家营业性音乐茶座。1984年,上海开办了第一家营业性舞厅。这些事件的出现,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由国家计划控制、依托于国家文化事业单位而建立的文化生产格局开始发生裂变,一个与原有的计划经济下的文化生产体制相平行的基于市场需求的文化市场正在悄然兴起。

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文化市场的兴起同时在存量资源与增量资源两条道路上发展。存量资源领域,是改革开放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演艺等传统文化部门。而增量资源领域,则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不断增加的营业性舞会(厅)、民间剧团、歌星演唱会、音像产品、歌厅、台球、电子游戏机、卡拉OK等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产品。存量资源领域的市场化,是通过对计划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松绑,使之逐步开放来进行的,这一方式造成了我国文化领域的双轨制的形成和发展。增量领域文化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社会文化娱乐需求不断发展的结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