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谈话(1)

撰文:邵洵美

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出版家、翻译家和文学活动家。一生著作颇丰,包括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等多种体例及题材。经家人授权,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整理出版了邵洵美的生平创作,共九卷,包括诗歌卷《花一般的罪恶》、散文卷《不能说谎的职业》、艺文闲话《一个人的谈话》、小说卷《贵族区》和回忆录《儒林新史》等。在本次《时代漫画》一书的编辑过程中,征得邵洵美之女邵绡红同意,录取其中“艺术闲话”二则,以了解邵洵美先生何以钟情于文化出版事业。

一、画报在文化界的地位

奥总理陶尔斐斯被刺以后,各国报章杂志便都警告着第二次大战的可能的到临;他们回溯到二十年前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其所造之结果。特别是图画刊物,尽量地表现着它的功用:有许多名画刊如英国的《伦敦图画新闻》、法国的《插图报》、美国的《中土周刊》竟将当时奥皇子被刺、德国宣战,以及战后军士的残废状态、失业情形等照片系统地重行登载;使我们曾参加及未参加大战的都得到一个整个的回忆和追想的印象。文字只能使我们知道二十年前有过这样一段惨痛的事迹,但是图画却能使我们领略当时那种恐怖的空气。

从新闻学及教育的观点上,我的确对画报发生过极大的兴趣:这在我一部分的朋友是不了解的。有次在宴席上,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曾经花了全副的精神去办画报,为什么不再办一个正正经经的纯文艺刊物?我明白他的意思,我的回答是:“为什么你们以为画报是不正经的呢?况且你办一个刊物,不是先应当有一般读者么?试问我们中国有这许多人口,但是报章杂志的销路为什么这样微小呢?普及教育唤了这许多年,为什么没有多大的成效呢?原因是你们办的高深的刊物,只能给极少数人去享受:而这极少数人的知识又都是和你们的知识相差不远;他们能读得懂你的文章,但是读了你们的文章以后,很少会有什么进步,也很少会有什么退步。你们的刊物,有和没有,几乎一样。办画报的目的,是使人感觉到这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工作。我们要增加识字的人对于读物的兴味;我们要使不识字的人,可以从图画里得到相当的知识,同时假使他们是有灵魂的,他们一定还会觉得光看图画不能满足,而开始想要认字:这时候画报的功绩是多么伟大!所以我们先要养成一般人对于读书的习惯。”我的朋友听了,却仍旧带着讥讽的笑意说:“但是我就不愿意去养成一般有读画报习惯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