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曾国藩的信后,曾纪泽吓坏了,曾国潢倒不着急。他知道怎么解释才能令曾国藩满意。他回信给曾国藩说,这个房子花钱如此之多,主要都花到那个藏书楼上了,为了让藏书楼坚固永久,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富厚堂造书屋七间,芳六、科二毫不荒唐半点,盖以地基昔系涝田,石脚砌丈余而后平土面,此中工价已占千馀串:通体用青砖,料木多杉树,尤非可以寻常计算也……”
就是说,这个书房造得很坚固,因为地基比较软,所以用石头砌了一丈深的基础,这就花了一千串。而通体用青砖,木材都用的杉木,这也花了很多钱。
曾国潢深知,曾国藩处处都可节俭,只有藏书舍得花钱。所以讲清楚这些钱是怎么用的,曾国藩的气就会消了。确实,今天我们参观曾国藩这座故居中的藏书楼,会发现它的设计和建造确乎有别于宅内的其他建筑。虽然贵为侯府,但是富厚堂中的大部分建筑或外包青砖,内用土坯,或者前脸用青砖,其他部分用土坯,比土财主还俭省。只有这座藏书楼舍得血本,一楼外走廊全以花岗岩为柱,为的是防白蚁;一至三楼通体用青砖,都修有专用上下书籍的通道。二楼四周有外走廊,可以晒书;书室辟在三楼。整个藏书楼所用木料都是上好杉木。顶层四周均开设窗户,四面通风,可避免藏书霉变。和宅内其他建筑比起来,这座藏书楼确乎别具匠心,花费了曾氏叔侄不少心力。
果然,经曾国潢这样一番解释,曾国藩也不再批评了。这座藏书楼也成了曾国藩留下的唯一一座“豪华建筑”。事实上,它后来已经成为江南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虽远不及苏浙的“天一阁”等有名,但规模则比它们还要大。里面藏书达到三十万卷,其中不乏珍本。可惜曾国藩告老还乡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因此到死也没能亲眼见到这座藏书楼。在曾国藩身后,这些藏书及文件中最珍贵的部分,被曾宝荪、曾约农带去了台湾,现在寄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富厚堂”其他的当时认为比较珍贵的藏书,共计两百多担,一九五○年冬被湖南省文管会运往长沙封存,侥幸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现在存在湖南省图书馆和省博物馆。至于其他大部分,几十万卷当时认为没什么价值的藏书,在经历“土改”“四清”“文化大革命”之后,都不知去向了。这些书在解放后被认为是废物,“土改”的时候,村民发现这些废物还有点用处,他们把曾家线装书的上下空白的部分裁掉,订成小本子,用来记账,其他的都扔掉了。今天我们到藏书楼上,看到架上还零星躺着线装书,其实这是些影印件或是从附近村民家收来的旧书,只是摆摆样子,曾家原来的藏书,一本也没有了。
这是曾国藩的遗产情况。
曾国藩去世之后,曾家断绝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生活一直很不宽裕。曾国藩死后第五年,其子曾纪鸿因家人病重,缺钱医治,不得不托左宗棠向远在新疆的刘锦棠借钱。左宗棠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十分感动,送了他三百两银子,过后还写信告诉自己的儿子说:“以中兴元老之子,而不免饥困,可以见文正之清节足为后世法矣。”就是说,这样一个官二代,有功之臣的后代,现在这样穷,可见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清官。
其实曾家人当初如果想要发财,实在是有太多机会了。比如很多人就通过曾国藩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发了横财。这些盐票起初定价很便宜,而利息却非常高,比今天的原始股还赚钱。据曾氏后人讲: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的社会,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那就是富翁了。当时社会上因盐票发家的太多了。江西著名的富商周扶九原本为一介贫民,在长沙的布庄里做店员。有一次,他替店主去扬州收账。欠账之人一时手中无钱,愿以盐票抵偿,而店主不知道盐票是怎么回事,不同意。周扶九当机立断,自己借钱拿下盐票。凭这几张盐票,他迅速成为富翁,后来身家多达四千五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