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水师》 国难当头“匪亦有道”4(2)

然而,寻找剿灭李北海的办法,谈何容易。此人守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规矩,平日很少打扰本地住户和寺庙,彼此之间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李准等人一天跑下来,假装去寺庙进香许愿,谈禅论道,男女道士皆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或假装收购药材,山民也热情得像一团火,怎么杀价也不生气。然而,只要涉及山上匪情,这些人立刻露出异样目光,使劲将他们往山外推。王雪岑找到一位道长,从老子的《道德经》谈起,循循善诱,说明上山剿匪乃为民除害的义举。他引经据典:“兵乃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长也引《道德经》作答:“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显然,罗浮山上没人愿意改变他们与土匪共存的现有秩序。

时近黄昏,仍一无所获。他们辗转来到黄龙洞,又饥又渴又累又失望。一行人决定歇下来,就着清泉嚼着干粮充饥,枕着石头将息身子。此处山高林密,天很快黑下来,星月之光被密密实实遮挡在山外,四周有如深邃的黑洞,似乎暗藏了许多杀机。大小瀑布的轰然之声,连同猫头鹰的鸣叫,反而衬托出山中的冷清。黄龙洞内虽然很宽敞,容纳这么些人绰绰有余,然蚊虫小咬成群结队,见了血肉之躯嗡嗡扑来,大家拍打不停,谁也睡不成觉。

突然一群黑影从树影里窜出,直奔黄龙洞而来。赵大龙惊呼一声,“土匪来了”,抽出大刀迎了上去。其他人翻身而起,占据洞口,严阵以待。李准也以为是土匪来袭,吩咐抓几个“舌头”,令其带路登山,去会李北海。那群黑影中忽然有人发话:“这不是已经荣升巡防各江水师统领的李准大人吗,怎么钻这山沟里来了?”李小虎耳朵尖,惊喜地问:“对面是莲姑吧?”阎文艳也惊奇道:“真是区莲妹子?”李准也听出区莲的声音,认定是来找他兑现承诺的,连忙拱手道歉:“我食言了,没能及时为你们募集到造船的银子,很是惭愧。”王雪岑不认识区莲,黑地里打量一番,这女子一身黑裤褂,腰间束着一条围裙,勾勒出小蛮腰,果然十分窈窕。他也赶忙帮着解释:“李统领不是不肯替你们办赈捐,而是总督府有人横加阻拦,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阿发紧随区莲身后,讥讽道:“你们那也叫剿匪?老太太吃枇杷果,专拣松软货下手。”赵大龙回敬一句:“你这是怎么说话?谁为非作歹,我们就剿灭谁,不分谁软谁硬。”同来的孙猴上前解释:“杀柳爷,是罗歪嘴他们为了灭口,死无对证,与李统领不相干。”区莲通情达理,话也说得柔和:“我们晓得李大人有难处,办赈捐、做慈善也勉强不得。这不,我们自个儿想办法筹银子来了。” 阿娇伶牙俐齿:“东沙那么多父老乡亲,一没船返回家园,二没粮食填肚子,三没遮风挡雨的住处,眼巴巴等着银子救急,哪能指着你们这棵树吊死?”李准一脸惊愕,以为他们又来与李北海串联,急忙问道:“你们来罗浮山做啥子?”

阿发粗声粗气说:“我们来找李北海这个喂鲨鱼的货,要好好算一笔账,这不碍你们的事吧?”区莲爽朗一笑,讲述了她带人进罗浮山的缘由。原来,李北海前不久勾结日本不法商船“二辰丸”,在广州湾走私军火,赚了个盆满钵满。东沙难民与“二辰丸”有不共戴天之仇,得知这一消息,心里气愤不过。只因当下急于筹措银子造船回东沙,暂时忍气吞声,规劝李北海断绝与那些倭贼的往来,并吐出一些赃银,救救东沙难民之急。不想李北海非但一毛不拔,还大言不惭:“谁给银子谁就是我亲爹,休管倭寇不倭寇。”区莲一气之下,带人进山摸清路径,要劫李北海的银库。她理直气壮道:“不义之财,取之无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