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水师》 国难当头“匪亦有道”4(1)

罗浮山位于广东惠州境内,横跨博罗、龙门、增城三地,号称“岭南第一山”。此处盛产药材,相传葛洪、吕洞宾、何仙姑、铁拐李、黄大仙等,都曾在此采天地日月之精华,取雨露云雾之灵气,配置包医人间百病的仙丹妙药,创造过许多起死回生的奇迹。人们风传这里的草根、树皮、杂花、野果,都沾了“仙气”,即使枯枝败叶,放进嘴里嚼巴嚼巴,都能根治疑难杂症。罗浮山药材也因此声名远播,附近集镇皆以药市闻名天下。山上寺庙里的道士、道姑,主要也靠卖药材过日子,善男信女送来的香火钱不过“锦上添花”而已。

李准率师来罗浮山剿匪,王雪岑特地从广州赶来与其会合,商讨灭贼之计。围剿柳新时,这位智囊人物回武汉探视亦师亦友的张香帅,不想让李准挨了张鸣岐一闷棍。王雪岑告知李准,老岑头原本指望这次出击能逮住柳新,揭穿罗歪嘴、黄泥鳅与土匪勾结的内幕,揪出谭文觐的狐狸尾巴,抽那些谭某庇护者的嘴巴,为自己赢得“明镜高悬”的口碑。张鸣岐替罗歪嘴、黄泥鳅杀人灭口之后,一句“柳新乱军中被杀”,便搪塞过去。岑某反过来怀疑李准包庇纵容柳新,两人之间的隔阂不减反增。李准愤愤不平道:“我就纳闷了,张鸣岐与劣迹斑斑的罗歪嘴、黄泥鳅同流合污,贪赃枉法,他当总督的,就一点儿也觉察不出来?”王雪岑感叹:“这叫‘灯下黑’,越是自以为高明的人,越容易‘灯下黑’,你就认倒霉吧。”

李准已被逼到墙角,唯有打好剿灭李北海这一仗,才有可能消除顶头上司的误会。但李北海不比柳新,在罗浮山根子扎得很深,且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海盗,诸如葡寇、荷寇、英寇、倭寇广有联系。朝廷多次发兵前来进剿,都奈何不了他,有些官军将领还被他捉弄得灰头土脸。前几年,李鸿章任两广总督,发现罗浮山土匪与倭寇有勾结,曾派重兵围困罗浮山,结果也是劳民伤财,无功而返。李北海因此日益坐大,自封“岭南王”。王雪岑深知李准现在处境险恶,在李北海面前再也输不起,特地赶来相助,赢下这场战斗。罗浮山范围甚广,山岭逶迤,绵延数县,采用围剿之法必然劳而无功;而罗浮山沟壑纵横,树高林密,断壁巉岩甚多,实行追剿又可能陷自己于绝境。围剿不行,追剿也不行,该咋办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准与阎文艳扮成一对进香还愿的夫妇,赵大龙、李小虎一干人等也扮成善男信女,紧随其后。王雪岑则扮成“游方道士”,一起进了罗浮山,详细察看山川形势,了解匪情,寻找新的破敌之策。

罗浮山有432座山峰,较有名气的是飞云峰、铁桥峰、玉女峰、骆驼峰和上界峰,其中飞云顶为主峰,海拔1296米,高高耸立在云雾缭绕中。在这些峰峦之间,还有980多处飞瀑流泉,著名的有白漓瀑布、白水门瀑布、黄龙洞瀑布,以及白莲湖、芙蓉池、长生井等。现在是暮春时节,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荔枝坐果,挂满枝头。王雪岑触景生情,信口吟出苏东坡的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李小虎吐着舌头说:“这个苏东坡真会吹牛!我一天吃十来颗荔枝都会上火,满嘴起燎泡。他一天吃那么多荔枝,还不烧坏肚肠,哪能写出这样诗句来?”赵大龙也不以为然:“怪不得人都说,痴子才唱戏,疯子才写诗,都是些疯话。”李准奚落道:“你们平时不读书,少见多怪!李白有句诗,‘白发三千丈’,你们怎么说?”

他们一路说笑,不觉来到卓锡泉,此泉也因进入苏东坡的诗文,而名扬四海。王雪岑蹲下身子,捧起泉水来喝,一股清凉,沁入心脾。他高兴地说:“告诉你们吧,当年苏东坡肯定是一边吃荔枝,一边饮甘泉,冷热中和,阴阳协调,因此怎么吃荔枝也不上火,乐得连四川老家都不愿回去了。”阎文艳提醒说:“你们别寄情山水,忘了藏在山中的李北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