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夏天,我在香港一家奢华的酒店参加商业聚餐。我观察到,服务生俯身和一位消费者协商菜谱。这是一个6岁的孩子,老练地检视着菜谱。他的父母对孩子的天才颇为得意,但对面的祖父母则面带不满地枯坐一边。这种由孩子主导点餐的行为在20年前会引起所有在场者的侧目,而在1994年,除了同桌的亲人和我这个观察者以外,没人会在意。
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的孩子很少外出就餐。出去吃的时候,他们也只吃父母指定的食物。让孩子自己点菜或直接和服务生说话这类事,对当时的大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只有外国孩子(尤其是英美移民的后代)才有这一权力。而今日,即便是两三岁的香港孩子,也已经成为本土经济中的有力消费者,形成了自己钟爱的品味和品牌。孩子们能自由支配兜里的钱,且时常把这些钱用在买零食上。迎合儿童的产业和服务也相应兴起。麦当劳是最早认识到儿童潜在市场的公司之一,它让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由此引发了一场消费上的革命。
如今,麦当劳在香港孩子中深受欢迎,以至于一些家长常把去麦当劳就餐作为对子女品行端正或学习优秀的奖励;相反,孩子要是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就会失去在放学后、周日去麦当劳的特权。在我的访谈中,父母们常告诉我,这是约束任性孩子的最佳方式,一个父亲甚至说:“这就是我的核威慑。”
我的调查发现,很多孩子非常喜爱麦当劳,以至于他们往往拒绝和父母、祖父母在其他中式餐厅或茶楼吃饭。这在香港一些较保守的社群中引发了代际冲突。1994年,我在麦当劳遇到了一个9岁的孩子,他的祖先是800年前定居新界的望族。他一边享用巨无霸汉堡、薯条和奶昔,一边和我说:“阿伯,我喜欢麦当劳胜过世界上任何地方。我要天天来这里。”他的父亲每周至少带他来两次,祖父几年前陪他来过,但现在不愿意再来。老人后来告诉我:“我更喜欢吃茶点,麦当劳是小孩子吃的玩意儿。”很多祖父母不得不顺应消费的新潮流,带着学龄前的孙子孙女来麦当劳吃早点,从而牺牲了他们吃早茶的时间。粤语地区的祖父母们在抚养孙辈上向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过去孩子们只能顺从老人的喜好,但到了现在,孩子们占据了消费市场,早茶小吃被汉堡可乐所取代。
儿童成为消费者,这一现象还影响到了香港家庭内部的权力平衡。中小学生们对洋快餐和外国餐饮的熟悉程度远超老一代,他们知道在不同的餐厅该点什么、怎么吃。他们时常和同学分享这些专门的知识:哪家连锁店的比萨最好?什么是意大利饺子(ravioli)?怎么吃羊角面包?在香港的中小学,饮食,尤其是快餐食品是热门话题。而且,孙辈们时常扮演了老师的角色,教祖父母们怎么吃新奇的食物。如果没有孩子们的反哺,老一辈们会把汉堡扒开来吃,且只吃他们喜欢的部分。父母们也觉得用手,或者隔着包装吃东西很不习惯,而孩子们则是用手吃东西的行家,他们对电视广告里青少年吃东西的方式也极为熟稔。一个11岁的孩子告诉我,他和爷爷一起来麦当劳,可是爷爷不知道“正确”的吃法,弄得他有些尴尬。
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会利用午餐时间教孩子就餐礼仪:如何用刀叉、阅读菜谱、培养他们的对食物的趣味(如让他们尝试泰国、欧洲、印度的食物)。这么做的结果之一,是香港的青少年成为最精通各种口味、最乐于尝试新口味的食客。现在,人们能在香港看到世界各地的菜式,堪与纽约媲美。年轻人聚集在南亚、墨西哥和西班牙风味的餐厅里,这些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尝遍了菜谱上的餐点。不过,50岁以上的人就不会这样做,因为他们对食物的兴趣比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