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美国的麦当劳也强调自己是一个家庭式的餐厅,这一形象也被美国消费者广为接受。根据康拉德·科塔克(Conrad Kottak)的研究,麦当劳为在外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庇护所,一个家以外的家。“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不必担心。因为我们该说什么、会看到什么、将吃什么和要付多少钱,这些因素都完全能够预知。”换言之,是日常化、可预测性和低价格,使麦当劳成为美国人的日常饮食。所以,美国人不会在麦当劳为个人或家人举办庆祝活动,也很少在假日里去麦当劳。而北京则相反,吃外国饮食的体验把人们吸引到麦当劳,通过这种体验(包括不用筷子),麦当劳把自己展示成为陌生的、非常规的、非家庭化的场所。他们到麦当劳不是随便吃午餐,而是到那里去用正餐或举办活动。也正是如此,周日、假期的麦当劳总是最忙的。也就是说,北京的消费者之所以把麦当劳视为家庭化的餐厅,是因为它在公共空间中为大家提供了舒适和时尚、用以促进家庭和谐的场所。
和美国麦当劳利用科技取代人力的做法不同,北京麦当劳本土化的第四个策略,是高度依赖与消费者的互动。在日常的运作中,各分店门口必定有一个人来应答消费者;每个餐厅都有5到10个女员工来照看儿童和与父母聊天。这些女员工被赋予了亲属化的称谓“麦当劳阿姨”,这一称谓模仿了餐厅的吉祥物“麦当劳叔叔”的命名。“麦当劳阿姨”的使命之一,是和儿童与其他常来的顾客建立长期的友谊,把纯商业的行为转化为个体关系。21岁的“麦当劳阿姨”陈小姐告诉我,在工作了7个月以后,她认识了超过100个小朋友,从3岁到12岁。每天都有儿童来到餐厅,并向她问好:“麦当劳阿姨,你好吗?”(知道她名字的就叫“陈阿姨”)。她时常和点餐前的孩子与父母聊天。虽然她认识到和孩子聊天属于自己的职责,但她强调:“这让我感觉很好,就像在大家庭里一样。我尤其高兴和自豪的是,在街上走的时候,有孩子认出我来,并和我打招呼。”这种感觉是互相的,一些父母告诉我,他们的孩子来麦当劳并不仅仅为了吃的,还为了娱乐,以及从“麦当劳阿姨”那里获得特殊的照顾。一个女士说:“这里让人感觉到有人情味儿。”总之,麦当劳的管理层致力于建设本土化的社会互动,他们需要在员工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人情”,以确立长期的、互惠的关系。有趣的是,“麦当劳叔叔”和“麦当劳阿姨”的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餐厅。在结交了年幼的消费者以后,员工们会把孩子名字、地址和生日记录在“荣誉小顾客”的名册上。此后,他们会拜访孩子的家庭、幼儿园或小学,并在他们生日当天寄送热情洋溢的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