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这本书只凭地图,不要任何插图,都好看到足以吸引所有五到九岁的小孩。

这本书,就是《霍比特人》(TheHobbit)。这段话则是斯坦利·昂温(StanleyUnwin)年仅十岁的儿子雷纳·昂温(RaynerUnwin)的评价,是时其父正在考虑出版托尔金的这部小说。1936年,雷纳在父亲的要求下,通读了《霍比特人》的打字稿,随即交出一份热情洋溢的读书报告。他因此得到了一先令的酬劳—后来,雷纳常说,这是乔治·艾伦与昂温出版社(GeorgeAllen&Unwin)史上花得最超值的一先令,由此问世的《霍比特人》是该社最畅销的出版物之一,再后来,则有了它风靡全球的续作——《魔戒》(TheLordoftheRings)。

雷纳之所以提到《霍比特人》应当搭配地图出版,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托尔金随打字稿寄出的手绘地图;又或者,托尔金和艾伦与昂温出版社早已达成共识,《霍比特人》付梓出版时有必要插入地图,以便读者查阅对照。不过,雷纳认为该书无需插图的观点,虽然迎合了出版商对成本控制的追求,却同作者本人的看法大相径庭。尽管最早交给出版社的打字稿只有一幅插图(很有可能就是文本中提到的《瑟罗尔的地图》的某张手稿),在家人和亲友之间传阅分享的《霍比特人》却是一本插画丰富的小书,托尔金希望,这本书在面向更广大读者的时候,也能保持其原貌。

J.R.R.托尔金在把《霍比特人》寄给艾伦与昂温出版社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画龄三十余年的业余画家。他出生于1892年,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眼中,绘画和素描还是孩子的日常娱乐消遣,作为成年男女的业余爱好也无可厚非。他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只有母亲(在12岁时辞世)曾经给他些许点拨,或许他还从其他地方习得了少量技法—比如,他的外祖父约翰·萨菲尔德(JohnSuffield)就曾亲手绘制每年的圣诞贺卡,还写得一手好字。托尔金早期的灵感来自他青少年时代所熟悉的地方—莱姆里吉斯的科布港、伯克郡的田野和房舍、康沃尔海滨的岩石和大海、伍斯特郡表亲花园里的飞燕草和毛地黄。他尤其喜欢描绘风景和建筑;他的作品中,静物画和肖像画的数目相对较少,他在这类题材上的才华也有限。他最擅长的乃是描绘花草、树木,以及一切大自然的造物。

大约从1911年进入牛津大学后,托尔金亦开始循着想像作画。他画了一系列充满象征和抽象意义的图画,比如《以前》(Before)和《以后》(Afterwards)、《童稚》(Undertenishness)和《成熟》(Grownupishness)。(在笔者的拙作《J.R.R.托尔金:艺术家与插画家》[J.R.R.Tolkien:Artist&Illustrator]中收录了部分。)有些作品非常奇异—你只能通过猜测去理解托尔金的想法。还有些明显是其他文学作品的插画:《上都》(Xanadu)是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的《忽必烈汗》(KublaKhan)所作,《波赫亚之国》(TheLandofPohja)则来自芬兰史诗《卡莱瓦拉》(Kalevala)。不过,最惹人注意的是这样一批画作,它们描绘的是托尔金自己的作品,又或者,它们本身就是这些作品的灵感之源;就在这个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两年里,托尔金开始创造一部自己的神话、一组传奇,这就是后世为人所知的“精灵宝钻”(TheSilmarillion)。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