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东风一梦遥 2

说得再简单一点,探春自己就是庶出,地位已经比迎春、惜春落了一个级别,如果平日里再跟丫头们“打成一片”,混得跟贾环一个样,她还有脸活吗?因此,我们看不到探春与丫头们有打闹的情节,即便是与平儿、袭人这样的体面丫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探春必须在下人的面前保持自己的“神圣”,这是她获取尊严的唯一手段,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全然没有这样的考虑。相反,她们越是“深入群众”,威信也就越高。因此,探春的封建等级观念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

探春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这或许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前八十回的诸多证据都指向了一个答案——远嫁!但是,仍旧还有两个问题萦绕在我们心间——嫁给谁?嫁到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破解这个谜题。

第六十五回,兴儿评价探春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扎手”,对于探春的这个特征,我们已经通过“探春新政”和她与赵姨娘的矛盾见识过了。可以说,“玫瑰花”是探春性格的象征,而她的结局则象征了另外一样东西——风筝。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呢?因为前八十回有三个地方提到了探春与风筝的关系。

①第五回,探春的画页上是“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②第二十二回,探春出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问东风怨别离。”谜底就是风筝,脂评则更加明确地写道:“此探春远适之谶也。”

③第七十回,众人在一起放风筝作乐,而探春所放的风筝有一个很有寓意的情节,也是探索探春结局之谜的最大突破口。但是,高鹗在续书中捏造了探春嫁给镇守海门等处的总制周琼之子的情节,为了掩盖前后矛盾,高鹗将第七十回的这一情节删得一干二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节呢?先将原文照录如下: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