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十月围城》背叛港片经典价值观

看《十月围城》的过程,也是我思绪漫天飞的过程。早在进入影院之前,我就对《十月围城》颇有腹诽。我知道这部电影翻拍自张彻当年的《上海滩十三太保》,那就是一部纯粹的打架斗殴片。抗日志士途经上海不过是个幌子,重要的是十三太保要分成正邪两个阵营连篇恶斗。很多后来大红大紫的角儿一出来就挂了,比如穿着学生装的刘德华,死之前还很文艺腔地煽了情。我很怀疑《十月围城》在这么一个比较糙的底子上能绣出什么花来,影片之前宣传的“六十分钟打不停”更让我觉得陈可辛是要死心塌地致敬张彻了。

影片比我的预期好很多。张彻只是把保护抗日志士当作一把烂泥,随便糊在了漏洞百出的故事上。而陈可辛把革命与爱情、个人与国家等值得思索的命题附着在孙中山的香港之行中,故事的情感密度和人文信息大增。在张彻那里,文戏不过是武戏的过场;在陈可辛这里,武戏是必不可少的商业元素,文戏才是击打观众心灵的重拳,说得严重些,武戏是为文戏服务的。《十月围城》继承了《上海滩十三太保》的闯关游戏结构,“车夫”“乞丐”等人物也照方移植,甚至连张彻标志性的“盘肠大战”,也被梁家辉象征性地沿用了:在跑路的过程中,他不时地用白手绢捂着流血的肚子。

《上海滩十三太保》是个完全架空的故事,观众不会去计较情节的可信性。在《十月围城》里,陈可辛用了很多纪录片的手法,给每个死去的义士用字幕介绍姓名、籍贯和生卒年月,在结尾时让众多的革命党起义和孙中山的香港之行挂上关系,试图说服观众这是一段信史。这在相当程度上修正了原始故事的缺陷,可我真的不知道包装后的假史会不会带来认识的误区?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大多数观众那里,这不过就是两个小时的乐子。

令我感叹的是影片的价值观有悖于传统港片。为了取悦市民社会,传统港片里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是融入骨髓的。在成龙的《A计划》续集里,他曾经对信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革命党咆哮:“我知道你们是做大事的人,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号召千千万万的人把脑袋挂腰带上革命,可我不敢这样做,因为我不知道脑袋赔上再失败了该怎么办,所以我只想做好一个警察,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我这儿都是重要的!”这可以视为港片的经典宣言,说得学术点儿这就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心声。可是《十月围城》是反其道行之的,它号召所有的人以革命的名义随时准备牺牲,如果号召不成,还可以用赎买甚至是欺诈的手段让他们冲锋陷阵。

李玉堂(王学圻)不愿意儿子卷入危险的革命中,向陈少白(梁家辉)发难:“说好了我是出钱不出力,我就这一个儿子!”这也是有出处的。在九十年代初张婉婷的《宋家皇朝》中,宋查理就曾气急败坏地对孙文说:“我用我的钱赞助你的革命,但我不能用我的女儿赞助你的革命!”对此,孙文选择了回避。可是《十月围城》中的陈少白义正词严地反问李玉堂:“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你儿子为什么不能做?”当然,影片最后还是通过李少爷的死见证了革命的残酷性,而惶急的陈少白显然也不再笃信自己的主张。

香港回归,香港影人北上,内地电影市场井喷,这几件大事发生以后,纯粹的香港电影几乎不存在了。既然选择在内地冲抢票房,就不可能不考虑政治正确的事。所以,陈嘉上放弃了社会批判,让《画皮》不再惊悚恐怖而成婚恋家庭片,陈可辛则更进一步,完全采用了内地的正统历史观:孙中山是革命谱系中的泰山北斗,为了革命的重要会议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在这里,成龙当年的诘问已被一风吹到了天外,自由主义也就被威权主义所取代。

价值观的修正过于刚猛,就会因为太“正”而疏远观众。陈可辛看到了其中的危险,使出了最拿手的一招——以情动人。《十月围城》几乎为每个角色都设置了重头感情戏,不断地催生着观众喉头的感动:男一号应该是甄子丹,他和范冰冰有一条隐秘的情感线,舐犊之情澎湃,浪子回头成勇士;王学圻除了深沉的父子情外,他和谢霆锋的主仆情、和梁家辉的朋友情,都得到了饱满的铺陈;梁家辉与反派胡军还有虽不同路仍相惜的师生情;谢霆锋与周韵有盲婚哑嫁的儿女情,与王柏杰更是亦主仆亦兄弟的生死情;黎明扮演的乞丐,有一段爱上继母的虐恋;任达华和李宇春有平日疏离、关键时刻“天塌下来爹顶着”的父女情。这么多浓得化不开的情,你要说《十月围城》不煽情,那琼瑶估计都不答应。应该说,陈可辛制造的《十月围城》每次煽情基本都在点儿上,任是铁石心肠也逃不开催泪瓦斯。不过感动过后理智地想想,向观众“要哭”的次数太多,显得过于刻意,失去了浑然天成感。

还有些小触动要说。剃掉眉毛的胡军看上去狰狞了很多,像极了《方世玉》里的大反派于镇海。而范冰冰戏里的闺女叫念慈,跟《射雕英雄传》里那位遭到抛弃的苦命姑娘同名。张涵予扮演的孙中山在多数时间里没出正脸,如同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只闻其声、只见背影的陈佐千老爷。在死前的弥留中,甄子丹仿佛看见了自己和范冰冰以及孩子骑车的画面,这让人想起《甜蜜蜜》。

关于武戏,除了甄子丹在长廊“跑酷”那段有创意,别的地方打得都很虚,说好听点儿是轻灵飘逸。当然,这首先是因为非武行演员太多,想让李宇春和巴特尔不露怯,只能玩虚的不是?

能把张彻的死缠烂打片改造成深具家国情怀的主流电影,这很见功力。商业电影要的就是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这两点《十月围城》都不缺。毫无疑问,这是2009年冬天贺岁片中的NO1,对于鲜有佳片的中国电影来说,我还是乐见其成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