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让我们把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牙买加短跑运动员)于2009年在柏林创造世界纪录的百米跑进行一下分解——总用时9.58 秒,共跑了41 步,在地面上的时间为3.20 秒,滞空时间为6.38 秒。这样看来,他当时简直就是在飞!
如果看到这个视频,你一定会跟1 300 多万观众一样,心生惊讶与好奇。就像任何一个在体育或艺术方面的精彩表演一样,它会使你有一个超越现实的感觉。看到一个人以这样的速度奔跑——比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快的速度(至少在现代历史上),大大激发了我们对人类运动潜能的遐想,淹没了我们主观意识上的生理限制。
博尔特在冲过终点线后并没有立即停下。尽管他已经试图放慢速度,但还是在向前快速运动,甚至是在依靠惯性前行时,他的身体还在轻松移动。这时你不会想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片刻:这也许是因为他的动作太过优雅和高效,也许是你试图以一个教练的眼光从中发现一丝秘密……
不管博尔特是否知道,他本人就是姿势跑法的典范。就像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音乐天才一样,博尔特是一个跑步天才,他完美地利用了人类跑步的自然机制。通过分析他的跑步动作可以发现自然是如何设计我们的机体来为最佳的跑步姿态做准备的。读者在这本书中将要学到的跑步技术,就是通过观察世界上最好的跑步运动员总结出来的。
还有一个利用姿势跑法的典型,他就是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当他在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连续夺得200 米和400 米金牌后,电视台的解说员和运动专栏撰稿人都多次提到他短小连贯的步幅和上身直立的跑姿。在观看视频回放时你会清楚地发现,约翰逊的跑步技术与他的竞争者们的技术完全不同:他们跑起来步幅更长,而且身体从腰部前倾。运动评论员也注意到了这些不同,但没有人去真正分析这个现象。
让我们来到竞赛距离图谱的另一端,这里有奥运会冠军,5 000 米和10 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黑·格布雷希拉希耶(Haile Gebrselassie)。他在接受运动杂志《跑步时代》(Running Times )的采访时谈到他的跑步技术是如何形成时说道:“当我在十四五岁时,我的哥哥为了鼓励我跑步送了我一双跑鞋,但是我立刻就把它扔到一边,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赤足跑,鞋子对我来说太重了。”赤足跑是了解人体跑步生理机制的最好方法。有趣的是,这两位跑者一个是有争议的最伟大的短跑运动员,另一个是长跑冠军,但他们都使用了完全相同的跑步技术。
约翰逊在跑步时用前脚掌着地,而他吸观众眼光的短小流畅的步伐表明了他超高的步频(支撑腿转换的速度)。就是以这样的步伐,他以19.32 秒这一令人吃惊的时间完成了奥运会200 米比赛,这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200 米跑。如果你有机会遇到约翰逊或格布雷希拉希耶,然后对他们说“我看到了,你用姿势跑法参加的比赛”,他们可能完全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