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奇迹》第1章 (4)

对他来说,同纳粹所剥夺和摧毁的其他东西相比,那被偷走的3年简直都不值一提:他漂亮的新娘和未出世的孩子、他的兄弟、他的母亲、他的父亲以及他呕心沥血撰写的手稿,全都毁在了纳粹的铁蹄下。

我无法忘却当我站在弗兰克尔家门口时心中的感觉。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恐怖的画面:在寂静的黑夜,纳粹破门而入,把他的避难所变成了一个地狱,从温暖的床上抓走了维克多和他心爱的人们,又把他们塞进封闭火车运送到了集中营。

在遭受如此沉重的悲伤和打击之后,一个人还怎么能够选择希望呢?他是如何选择战胜失败的呢?我有这种勇气吗?

同安妮·弗兰克一样,在经历了这种苦难之后,维克多怎么还能选择相信人类的善良呢?

答案全都蕴涵在他的那本著作中,这是他在苦难结束之后,用9天的时间,夜以继日撰写出来的。这也是有史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追寻生命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他写道:“人可以被剥夺一切,然而,人的最后自由—人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的道路的自由,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

尽管他的处境悲惨,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意义、责任和贡献。通过这种“让他的痛苦物有所值”的选择,他证明了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走有尊严的道路而改变我们的命运。

所有的财物都被掠走,生活中一切熟悉的都被抢走,一切有价值的都被摧毁;受到了非人的待遇,遭到了极端的蔑视;被迫忍受痛苦、饥渴、疲劳,遭遇了除垂死之外几乎远远超过一个人所能忍受的一切:最终,从一个编号变回了一个人。

维克多,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名字,选择成为一个胜利者,而不是受害者。①他在直面非人性时发现了人性,他在无数的无望中找到了希望。在面对巨大的阻力时,他拒绝小看自己,或者他人。

照亮道路的词语

当普拉温和我沿着原路返回他的商店时,我告诉他关于我女儿和她婚礼的情况,他建议我们一起回到商店。在那里,他挑选了三块精致的丝绸和花边面料。在我谢过他之后,我们一起离开了商店。一阵尴尬的沉默瞬间笼罩在我们身上,只有脚步声回荡在古老的、铺满鹅卵石的大街上。

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普拉温的家在一个方向,我住的酒店却是在相反的方向。

当我们准备分手时,普拉温向前跨了一步,把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围在我的脖子上。然后,他轻轻地把它掖到我的大衣里,就好像是要用它来温暖我的心一样。

当我们拥抱着说“再见”时,普拉温最后说道:“凯文,一切都是旅途,我们都在旅途中。”

我转过身,挥了挥手,然后走开了,仔细揣摩着我刚刚学到的东西。我所学到的这一课既深刻又简单。一个词语能够让这个世界向好的方向改变。词语就像是密码,它释放了力量、开启了大门。“真善”,一个词语就达到了我所听过的任何讲座或者讲道的深度。

我将永远感激这位睿智的指引者,他勾起了我对母亲所说过的话的生动回忆,并且使我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了那些词语的强大威力。我发誓永远不再小看自己,要“真善”地生活,并同他人分享这个及其他的神秘词语,因为智者云:“那些用灯笼为他人照亮道路的人,似乎也照亮了自己的道路。”

当我拿着送给女儿的包裹继续前行时,我意识到“伟人册”有许多空白需要填写,有一天我会再回到这里的。

现在,我有了光明,我比以前更清楚自己需要选择的方向。我来维也纳是帮助别人的,然而,却收到了这件最伟大的礼物。我看了一眼包裹,笑了笑—嗯,两份特殊的礼物。

普拉温说得很对,一切都是旅途,我们都在旅途中,到处都是礼物。

对“真善”的反思

我对待自己的方式反映了我对待他人的方式。

当我用尊严和尊重的方式对待自己时,这说明了我对待他人的方式。当我用轻蔑和鄙视的方式对待自己时,这也说明了我对待他人的方式。

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的本来面目,我看到的世界就像是我看到的自己。

记住詹姆斯·艾伦在《做你想做的人》(As a Man Thinketh)一书中所写的:

“人的创造和毁灭都是由自己完成的,在思维的兵工厂里,他锻造了自我毁灭的武器,也打制了用来为自己建造充满欢乐、力量、和平与天堂般的家园的工具。”

神与我同在……高尚与我同生……我把我相信的东西吸收到了生活中。

“相信”意味着有爱。当我相信自己时,我就爱我自己。当我爱自己时,我就用尊重(respect)的方式对待自己。“spect”是“看”的意思,“re”是“向后”的意思,“尊重”是向后看的意思。

我要在一张纸上写下这个神秘词语“真善”,然后贴在浴室的镜子上。每天,我要用爱心、敬意和尊重去注视镜子。从今天起,我将致力于一种神奇、非凡的生活。

内心充实是我天生的权利,我需要充分地思考。这是释放内在潜力的时候,这是开始我自己英雄之旅的时候。

当我反思自身的“真善”时,这个世界也将体现这个词语。

找出“真善”的践行者,并向他表示敬意

选择一个行为体现了“真善”原则的人。

在下面的方框里写下这个人的名字。

找到这个人,告诉他 “真善”的意义,并解释为什么他的行为体现了“真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