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经济人”(1)

——从亚当·斯密的伦理学看“经济人”的神话

“经济人”是我国近十几年来非常流行的概念,这大概是经济学界一些崇拜亚当·斯密的社会活动家们的功劳。但是《牛津大辞典》(OED)第二版没有将常见的“homo economicus”(拉丁文“经济人”)收入,第一版增补部分收有“economic man”的词条,例句都取自19世纪后半叶及以后的著作。亚当·斯密本人并未提出“经济人”的说法,但后人往往将他理解成“经济人”利己主义本性的捍卫者。我们不妨通过他本人的伦理学来戳穿“经济人”的神话。

1752年4月,年仅29岁的亚当·斯密当选为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七年后,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问世。这本书为作者带来了声誉,并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斯密喜欢不断修改增订自己的著作,他在逝世(1790年7月)前两个月有幸看到《道德情操论》第6版出版。

《道德情操论》开宗明义讲的就是同情心。斯密认为同情心是美德之源,人皆有之,即使是在恶棍罪犯的身上,同情心也不致全然泯灭。同情心要求我们推己及人,但完全从当事人的角度做出判断难免有所偏颇。有鉴于此,斯密在他的伦理学中引入一个重要概念——“公正的旁观者”。斯密反复申说,人性中有的激情是自私而原始的,在它们的作用下,一个人自己的毫厘得失会显得比陌生人的最高利益更为重要。但是这种消极的激情在社会生活中很不得体,人们不会给予道德上的赞同。它们如不受限制,对人对己都将造成危害。每个人都应该超越自我中心的狭隘心理,力求像一个“公正的旁观者”那样公平合理地看待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斯密举例说:

从我现在写书的位置来看,草地、森林以及远山的无限风景,似乎不见得大到能遮住我旁边的那扇小窗,而同我所身处的这间房子相比则小得不成比例。把自己放到一个不同的位置——至少在想象中这么做,从而能从大致相等的距离环视远处那些巨大的对象和周围小的对象,并对它们的实际大小比例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对两者做出正确的比较。

判断自然界事物的大小如此,判断社会上各种利益的缓急轻重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首先离开自己的地位并以一定的距离来看自己的情感和动机,考察自己的行为时要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我是审察者、评判者,另一个我是被审察、被评判的行为者。当我们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斯密写道:“我们必须既不从自己所处的地位也不从他所处的地位,既不用自己的眼光也不用他的眼光,而是从第三者所处的地位和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待它们。这个第三者同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他在我们之间没有偏向地做出判断。”这位不偏不倚的第三者就是“公正的旁观者”。学会在待人接物中接受“公正的旁观者”的监督,也就是经历本文结尾处引述的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中“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