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感谢自己曾经受的苦(3)

在苦难中安静地坚强

我转到自行车店继续当伙计,前后大约做了六年。这家店主要经营自行车销售和修理业务。那时自行车可是个很稀罕的玩意儿,刚开始普及,价格也不便宜。

那六年,我完全没有休息日,夏天5点钟就要起床,冬天则可以多睡半小时,5点半再起床,一年只放两次假——过年和盂兰盆节。不过,因为当时这是常态,周围人也都这样,所以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我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每天早早起来打扫店铺、洒水、修理自行车,倒也不觉得有多苦多累。

时隔将近六十年后的今天,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一个个都穿着新衣服,顶着带有闪闪发亮的校徽的帽子,兴高采烈地向学校走去——每当我看见这样的情形,就会忽然想起自己当伙计的日子。

对于小学中途辍学去当伙计的我而言,“学校”、“学生”这样的词汇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自行车店对面的那户人家有个和我一般大的男孩——冬天的早上,当我一边向冻得通红的手呵着气,一边用扫帚和冷水清扫店门口时,对面的男孩扔下一句“我走啦!”就兴冲冲地上学去了。我停下来,看着他开心的背影,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心中的羡慕之情无以言表,“想去上学”的愿望在我心中就像一团火,变得无比强烈,烧得我很难受。每每这种时候,我就会安慰自己:“我和他身份不同,再怎么想也是没用的。唉,死了这条心吧。”然后用冰冷刺骨的水把抹布洗净、拧干,继续干自己的活儿。与其漫无边际地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地擦地,至少后者能领工钱。就是这种朴素的想法,支撑着我一直脚踏实地地工作。

后来我对电器产生了兴趣,就进了一家电灯公司当实习工,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结婚后,我决定自己创业,生产电器。在这个过程中,我算是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但回过头去想想,当伙计的那六年是非常宝贵的,尽管那六年我一直重复地干着几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儿,但我很清楚,那就是我的工作,是需要我认真对待、努力实践的工作。这个觉悟影响了我一生,让我无论做什么,都能百分百地去投入、去实践,而不是空想或者抱怨。

糖是甜的,盐是咸的——这谁都知道,但并不是通过讨论、思考才知道的。想知道甜咸的滋味,首先要自己尝一尝。“体验”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就算一个人每天都去上游泳课,上了很多年,对游泳的要领掌握得很到位,却从来没有实践过,那么,当你把他丢进水里时,估计他仍然会“咕咚咕咚”地灌一肚子水吧。而看看当今社会,像这样缺乏实际体验而空发议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学生们换上新衣服,精神焕发,令人欣慰;与此同时,毕业离校的大学生们背上行囊,各奔前程。每每见此情景,我总是忍不住想:加油吧,年轻人!你们将遇到各种未知的、严峻的考验,希望你们坚定步伐,不妥协、不气馁,在苦难中坚强,在奋斗中收获,在每一分脚踏实地的努力中让青春大放光彩。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