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云散——婚变

30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有钱人开始喜欢进舞厅、泡咖啡馆。这个时候,上海舞厅多用西方乐队歌手,所演奏的音乐也多是来自西方的爵士乐。

后来,中国乐坛也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乐队歌手,但华人歌手的工资大大少于外国歌手的,故而舞厅开始大量雇用华人歌手,而所演奏的乐曲也逐渐有融合本土音乐的趋势。

1933至1935年,黎锦晖除了继续写一些时代曲之外,也参与研究了西方爵士乐,并且试着将爵士乐与中国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加以改编成新的舞曲。没想到,这种实验居然在他手上获得了成功。

《特别快车》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种融合了爵士风格的舞曲迅速成为另一类流行的经典风格。黎锦晖创作了大量这类形式的作品,又得到了不少稿费和版税的收益。

后来,国内的民营广播电台从早到晚播放黎锦晖的歌曲,甚至与此相对应的播音歌星这种行当,也应运而生。1934年,上海《大晚报》独家举办了中国首届“三大播音歌星竞选”活动。参赛歌星演唱的歌,95%以上是黎锦晖的作品。

由于黎锦晖的多产,他的经济状况在这几年又迅速好转了,一时间,买汽车,租洋房,进入了平生经济最为宽裕的时期。据说,这一时期黎锦晖写歌赚取的收入,可以“买下半条南京路”。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一些离社的演员纷纷回社。复兴明月社的念头又在黎锦晖的心里闪现。自从他建社以来,虽然有四次失败、破产、负债的经历,但他却对办社无怨无悔,闲暇时间,依然眷恋着在社团里教育学员的时光。也许,他一生注定了与明月社有着难舍难分的缘分。

1935年春天,第三届明月歌剧社开始组建。

对于这次重组,黎锦晖满怀信心,他以部分老明月社友为班底,再次招收一批有艺术天分的新人,同时聘请菲律宾音乐指挥及澳大利亚舞蹈教师,着重训练,并计划排练一些新歌舞剧和歌舞作品,希望再赴南洋展现当年的“明月”风采。

可就在他专心筹备办社的一切事宜时,妻子徐来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因为这几年的办社经历,把黎锦晖的家庭给拖垮了。明月社屡办屡败,每次都让黎锦晖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本来年初的经济状况已经大有好转,徐来认为可以从此过上舒心的生活,但却又听到丈夫要拿钱去办社,她的精神几乎崩溃。

作为黎锦晖的妻子,她自然理解丈夫的壮志雄心,也希望丈夫诸事顺遂,理想实现,但是明月社就像一个噩梦一样,让黎锦晖在十几年中,四次破产,四次毁家,是这个被黎锦晖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明月社使他们的生活中上演着一场场的悲剧!

由于这几年的家庭生活一再遭遇磨难,让徐来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精于算计。徐来是一个渴求过安稳生活的人,她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多年来体会着吃苦受穷的万般滋味,结婚以后最怕的就是风雨飘摇的生活。她不像黎锦晖那样出身富家,对于金钱散尽可以毫不在乎,从小的贫苦经历让她对生活总是多着一份忧患感。

她悲愁交集,向黎锦晖提出“不办社,就富裕,一办社,就穷困”,坚决反对重新办社。但明月社是黎锦晖穷极一生追求的梦想,哪里肯轻易放弃。徐来看着志坚意绝的丈夫真是伤透了心,她所渴求的正是黎锦晖无法给予的。偏偏这个时候,7岁的女儿突然夭亡,徐来又悲又愁,开始对这段婚姻失去了信心。她看着日夜为明月社而劳碌奔波的丈夫,已经没有心思来操心家庭,她明白,他们俩的夫妻情缘已经走到了尽头。……

1935年11月,黎锦晖与徐来正式离婚。离婚之时,黎锦晖将手中所有的房产全部给了徐来。

1936年,徐来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明结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