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期,张春桥问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你们那个学校是谁在领导啊?”回答:“是党在领导嘛!”张春桥说:“不对,是黄自在领导!”此时黄自去世已快30年,却仍被认为在“领导”上海音乐学院,并使其成为“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大本营”。从另一个角度看,由黄自开创的一派时代精神,其影响之广泛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2008年青年歌手大奖赛合唱比赛,某音乐学院男声合唱团演唱《渔阳鼙鼓动地来》,听来动人心魄,摄人心魂,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首歌曲就是选自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从年轻学子淳厚、干净的嗓音中迸出的音乐如此清新而富有现代气息,全然感觉不到穿越约80年时空所带来的尘土气。而如果能在一个闲适、清爽的周末,静静倾听片刻《花非花》《思乡》《玫瑰三愿》《踏雪寻梅》等那些隽永的艺术歌曲,就会更有理由相信:黄自,这个名字仍将“领导”中国“学院派”走向更远的将来。
——编者
走近上海浦东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敦厚的门楼。“华堂映日”的匾额、“凤戏牡丹”的精致砖雕和飞檐翘角浑然一体,衬托着背后青瓦白墙的二层小楼,别有一番清幽雅致的韵味。这所三进二庭院的江南院落,就是驰名江南的宅第——“内史第”。它是由清咸丰年间的名人沈树镛于1859年建造的,因沈氏官至内阁中书而得名。沈树镛是著名的金石家,故而“内史第”收藏了大量的金石和秘籍珍本,人誉“富甲江南”。不仅如此,近代中国政坛上的风云女性——宋氏三姐妹就是在此宅出生,还度过了她们幸福的童年时代。黄炎培、胡适等数十位历史名人也曾居住于此,“内史第”一时成为罕见的名人荟萃之地!正是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1904年3月23日,又一个婴儿诞生了,他就是下文的主人公——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