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论中国人喜欢还是排斥那些“西洋镜”,西方文化的传入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各地逐渐出现施教“新学”的学堂。逐渐地,中国孩子除了十三经,还有了算术、物理、地理、英语、工艺、体育……以及“音乐唱歌”课,简称“乐歌”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曲移植于美利坚的旋律,通过李叔同富有创造性的加工和填词,竟唱尽了意境悠远的中国气派。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做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江泽民在第六次文代会上唱这首《夕会歌》,让沉寂已久的旋律再次风靡。其实这支歌的曲调正是来自中国最传统的“老六板”,填上白话歌词,孩子们唱起来新鲜活泼、朗朗上口。

丰子恺先生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当时有志于推进“学堂乐歌”的音乐人之理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如果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

应该说,这些音乐人卓有成效地贴近了自己的理想——问问解放前上过学堂的爷爷辈们吧,他们会告诉你,那些“新式”歌曲曾带给他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和悸动。

我们本应该记住很多很多推动“学堂乐歌”者的名字,然而却连“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这些当时孩童们倒背如流的名字都感到陌生了……

——编者

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的学校歌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音乐风格以西洋模式为主。它的创作主要是根据现有的曲调填入新词,原创曲少之又少。在曲调方面,学堂乐歌堪称“拿来主义”的典型。早期的学堂乐歌与我国古代词人按固定曲牌反复填词颇为相似,同时也让近代中国在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了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而且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方式,在文化交流的意义上显得温暖而和谐。

清末的乐歌,题材广泛,或反映富国强兵,或宣传爱国思想,或号召民族觉醒,或宣传男女平等的女权思想,或宣传妇女解放,或倡言破除迷信,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传统伦理和道德的内容,如《尊孔》《演孔歌》《忠君》《五伦》等。有些学堂乐歌中也不乏大汉族主义思想,华夷之辨甚是鲜明。渐渐地,中国民族曲调也开始被学堂乐歌“拿来”。比如《茉莉花》,曾被填词为《飞艇》《红梅》。沈心工还曾根据《茉莉花》作了一首有曲无词的进行曲,后来这首进行曲也被拿来填词,先后出现了《蝶与燕》《剪辫》《上课》《退课》等四首歌曲。

根据《茉莉花》的变体进行曲填词的学堂乐歌,影响远出学堂之外,被社会广泛接受,比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劳动童子军歌》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冲锋号》,也都是同一曲调的填词歌曲。

此外,《采茶歌》《算盘子》《凤阳花鼓》等传统曲调也都进入了学堂乐歌的涉猎范围。江泽民同志曾演唱过的《夕会歌》,其曲调就取材于清乾隆年间成形的民间乐曲《老六板》(又名《老八板》)。

上一章

读书导航